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雷霆之怒,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他傳來,便可以求證這一點。
老房這葫畫的好啊!連階上的李世民都誇他一聲高明,麴智盛一介俘虜,亡國之君,那還不是房玄齡怎麼說,他就怎麼認。
當然,這只是個藉口,太極殿中的人,心裡都跟明鏡一樣。比如魏徵,向來嫉惡如仇的他,別人哪怕貪汙半個銅錢,也得被他彈劾的全家吐血。
可今兒是怎麼了?強項令成啞巴了?
是房玄齡這個宰相的威嚴太重了,還是他看出來朕要手下留情了,覺得沒必要再摻和?
李世民看都不是,魏徵如此,一言以蔽之,他有私心。侯君集出任吏部尚書前,魏徵與山東世族就上本舉薦過,還說其有宰相之才。
現如今,侯君集惹上了官司,魏徵是既不想落井下石,也不想落個老眼昏花的名頭。的確,緘口不言,是最好的辦法。李世民也是看了他一眼,便把目光收了回來。
而見房玄齡死保侯君集,李泰做呆不住了,出班言道:“父皇,房相所言有理。高昌之役畢竟不同尋常,兒臣看對侯君集的處置,還是應該再斟酌一番。”
“處流三千里確實有些不適當,流兩千裡,父皇以為如何?”
李泰的目的就一個,死活把侯君集壓下去,絕不能他入弘文殿為相,或繼續掌握兵權。
嗯,看著愛子那純誠的表情,李世民沉吟了一番,隨即道:“流三千里過了,二千里就不過了嗎?”
“你們要問朕的意思,六個字,革職、留爵、放人!”
李世民的態度一表,殿中臣工是一片譁然,皇帝這偏心的也太明顯了吧!
李泰又舉笏問道:“父皇,您總得給個理由吧!”
“除了房玄齡,這滿朝的文武官員,都說要重處侯君集。難道大夥都錯了,就房玄齡一人有理。”
這話把李世民氣笑了,誰說只有房玄齡一個人保侯君集,李世民拿起岑文字上的奏章,摘選了其中的幾句話。
自陽關以西,荒原漫漫,流沙幾千裡,地無水草,寒風如割,熱浪如焚,此乃我軍自晉陽起兵以來,最偉大的遠征。
.......,陛下聖明,朝廷有德,豈能將這位剛剛遠征萬里的勳帥,再流徙千里。
“岑文字這道奏疏好啊!好就好在有德行,講天良。治軍要嚴,別人犯了這樣的過失,該怎麼懲罰就怎麼懲罰。”
“但像侯君集這樣的元老功臣,現在活著的還有幾個?朕告訴你們,只要他不反,朕就不會殺他。”
“殺了侯君集,就是薄情寡義,違背了我朝厚待功臣的國策。”
說完這個,李世民又拿起了李寬的本章,特別將其中的“商婦飄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落魄,百年歲月感慨多。”提了出來。
彈劾侯君集,順帶著彈劾楚、吳二王。且不說在攻克高昌的當日,二王便隨御使返京,並沒有參與此事。
李世民就單說,李寬這個親王有多少財產。無封邑,無產業,只領一份大將軍的俸祿,立功所得賞賜,也悉數交給軍衛賬房,補貼軍費開支。
賞他的王府,一次都沒去過,就住在百騎衛的軍營中,寢房只有進深十五步,一張案子,幾本兵書、醫書,這都是李世民親眼所見。
“如此清心寡慾,簡樸寒酸的親王,古往今來有幾個?”
“殿中的有一個算一個,你們誰比楚王還簡樸,立刻站出來,朕馬上晉他為僕射。”
環顧諸臣,見大夥都默不吭聲,緘口不言,青筋暴起的李世民更是喝了一句:“難道,你們真的想逼朕的兒子去要飯,才滿意嗎?”
“臣等惶恐,臣等不敢!”
.......,滿朝臣工盡皆下拜,李世民也是哼了一聲,遂拂袖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