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言以蔽之,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76章 一言以蔽之
蕭瑀當然不服了,麴氏父子在高昌為害多年,高昌百姓盼我大唐兵如盼日月。其民間更有童謠為證,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
民心如此,真是說明了高昌百姓歸順王化之心。可他候大將軍,在打下高昌之後的所作所為,和麴氏父子又有何異,是霜雪啊,還是日月?
有此一事,正是此時,與高昌臨近的西域諸國,恐無人不知唐軍擄掠高昌之事,他們會怎麼想天朝?侯君集這不是丟朝廷的臉,丟皇上的臉嗎?
有蕭瑀在前面頂著,張亮的膽子又比平時放大的三分:“聖人三令五申,對四夷要愛之如一,每次大戰前,都要求諸軍嚴明軍紀。”
“嚴旨對在與諸夷作戰時,違犯軍紀者三倍量刑。侯君集身為統兵大將,把聖人的囑託拋諸腦後,難道還有罪嗎?”
李世民放下本章,撇了張亮一眼,淡淡道:“你這個新任的刑部尚書很稱職,律令記得夠清楚。”
“你與文字下去商議一下,看下一步怎麼審,該怎麼辦,怎麼辦吧!”
李世民是想饒了侯君集,可這話他不能自己說,更不能表現出一絲偏袒之意,畢竟老侯這事辦的不厚道,讓人抓住了尾巴!
所以,他把此事推給岑文字,岑景仁識大體,懂進退,他知道自己什麼意思。有他去跟蕭瑀、張亮磨牙,也省了他的精神頭。
而等三臣退下後,房玄齡卻從袖子裡掏出了一份本章,恭敬的呈了上去。這是曹州發來的復工復耕的計劃,楚王之意,馬周親自執筆的。
李世民捋了下鬍子,瞧了個開頭,隨即問房玄齡:“他不知道自己也被彈劾嗎?”
這屬於明知故問,李寬是百騎衛大將軍,手握皇家情司軍衛,長安城的事能瞞得過他嗎?而且,房玄齡又是他的老師,老房能不提點他的學生?
房玄齡也是微微一笑,恭聲應道:“殿下自是知曉的,可他的反應,讓老臣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什麼意思?
在李世民好奇的追問下,房玄齡請了旨,用筆寫了兩句詩:商婦飄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落魄,百年歲月感慨多。
把英雄和婊子放在一起,不僅不倫不類,更是粗的沒邊了。可就是這個粗,讓房玄齡感慨頗多。
李寬的意思很明白:人在其位,部署們前撲後擁,極盡殷勤之事,可要是摔下來,不僅身死魂消為天下笑,更是連累親朋故舊,家中老小。
若是為官每日都要為此擔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那還真沒有當婊子來的痛快。
實話永遠都不那麼悅耳,房玄齡也不知道這種市井粗言該不該呈獻御前。
可千古英雄寂寞事,身後事非誰曉得。今日是侯君集,明日會不會不是他房玄齡呢?誰也不知道。
滿朝的臣工,尤其是跟著聖人從玄武門走過來的,都會看著,陛下今日能饒了侯君集,明日也會這麼對他們。
如今大唐雖如日中天,但西南有吐蕃,西北有西域諸國,北有蠢蠢欲動的薛延陀,東北有高句麗等不臣之國,保住了人心,才能平定禍患,保貞觀一朝的盛世啊!
李世民當然知道房玄齡是什麼意思,可讓生氣的是,李寬這個混蛋,能跟他的老師發牢騷,竟然對他這個生父一個字都沒有!
還寫這兩句詩擠兌人,他擠兌誰呢?擠兌朕這個君父嗎?要是這小混蛋在長安,李世民非親自拿鞭子抽他不可!
“這個二郎!犟起來跟魏徵一樣難纏,刀架脖子都不皺眉,說話更是什麼難聽說什麼。”
“面上的事,讓岑文字去辦!卿去見一見侯君集,告訴他,天家的恩典用一次,少一次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