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八章 口嗨的張玄素,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98章 口嗨的張玄素
銀青光祿大夫,太子左庶子-張玄素,不僅是太子的老師,還牢牢把著東宮詹事府、左右春坊的一切要務,可謂位高權重,乃東宮下轄第一重臣。
但張玄素為官十分清廉,這一點跟他師弟魏徵頗似,到崇仁坊去巡他的府邸,不用看匾額,最破的那座,便一定是太子左庶子府。
與魏徵師承一脈,諫言自然是看家本領,張玄素不僅直面諫言皇帝的過失,對東宮的所作所為也是直言不諱。
自貞觀十三起,張玄素就多次上書太子,應該“學文以飾其表”,不可“騎射數遊,酣歌戲玩,苟悅耳目,終穢心神。”
貞觀十四年,見太子劣性不改,一度又遊宴深宮,久不見賓客。張玄素又上書諫勸太子應以國事為重,引見宮臣,“廣置群僚,以輔睿德。”
總而言之,太子做錯了,他要說,目的是要改變其身上的臭毛病。做對了,一樣要說,要求太子以此為例,多做這樣的益事。
李承乾也不止一次的對近臣說:張玄素以賣直獲得非凡榮寵,以孤不德之名,換取榮祿,孤甚惡之。
太子對他的討厭,張玄素素知,可他依然我行我素,該說的時候,一定是一真見血,絕不留顏面。
張亮出任了右衛大將軍,就好比在東宮的右膀子上架了一把刀,李承乾心裡更是煩躁不已,宮人的無心之過在他眼中也成了慢待之舉。
於是,盛怒之下的李承乾,令內宦在院子用鞭子抽打,讓這些奴婢記性,擦亮眼睛,誰才是大唐明日的天子。
面對宮人的哀求,李承乾的臉依然面若寒霜:“賤人,統統都是賤人!看清楚了,這東宮還是孤的,不是李泰的。”
“孤還沒被廢呢,你們就這山望著那山高,怎麼,這就等不及投靠魏王府,討好老四了?”
“今日,孤就用你們命,正告東宮上下,誰敢生出賣主的心思,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死!”
說巧不巧,三名宮人的嚎哭,引來了要下值的張玄素,看到太子又隨意懲罰宮人,做老師的自然要長篇大論一番。
張玄素先是講了北齊高緯,其性情極為懦弱,別人多看他幾眼,馬上就會發怒斥責。向他奏事,即使是三公令錄,也不能抬頭看他,都是述說一個大概,趕忙連逃帶跑地退出。
今宮人不過是不小心打破茶盞,太子便失去了仁厚,難道想效法高緯,將來當一個亡國之君,受人肆意凌辱嗎?
見太子不說話,張玄素說的更歡了,南齊的蕭寶卷,跟太子一樣喜歡出宮閒逛,可他每次出巡,一定要拆毀民居,驅逐居民,生怕別人看見他的臉。
“這蕭寶卷,他”
“夠了!”
李承乾重重拄了一下柺杖,隨即哼道:“先生這故事,越說越有意思了,而且還特有所指!”
“蕭寶卷的兄長,蕭寶義身帶殘疾,難以承接帝位,故而與儲君之位失之交臂。先生是在指孤嗎?”
誰都知道,太子的逆鱗就是他的腿。不管是誰,哪怕多瞧一眼,都會勾起李承乾的怒火。院子裡的人,都不由開始為張師傅擔心。
可張玄素不知道是對太子失去了信心,還是吃錯了藥,搖頭告訴李承乾:“能說這樣的話,你還不如高緯和蕭寶卷呢!”
自貞觀初年,張玄素便在東宮教李承乾,十年過去了,李承乾非但沒長進,反而越發的不可理喻了。
從前的仁孝純深、敏而好學是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是日益狂悖驕躁,重新小人,與自己的胞弟斤斤計較,簡直毫無儲君之風!
“好,張師傅,張玄素,伱終於把心裡話說出來了!”
“你也覺得孤在東宮的日子不多了,想去投靠李泰是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