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爭暗鬥!,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95章 明爭暗鬥!
李泰上書為兄長求情,得到了朝野的一致好評,李世民也是就坡下驢,下令開釋李寬。但卻沒有恢復李寬的官職,只叫他回府休養。
百騎衛由百騎將軍-翟長孫接手,他原來就是百騎的統領,禁衛軍大將,讓他接任就算想爭的人也說不出口。
可玄甲軍不一樣,其不僅是一支全員採用募兵制的騎兵部隊,與當年天策府的玄甲軍,更是一脈相承,且繼承了先輩強大的戰力,高昌一戰就是典例。
對於這麼一支軍號特殊,戰力非凡的,又是募兵制的軍隊,誰看了能不眼紅?風頭正盛的李泰,蟄伏待機的李恪,都想據為己有,又不願意讓對方得逞。
更可氣的是李承乾,知道爭不來,便使人上本,請聖人自領親軍,就像當年在虎牢關之戰那樣。這話可是說到了李世民的心坎裡,高興之下也是當眾誇讚,太子長進不少。
瞧李泰、李恪滿頭黑線,李承乾心裡很是得意,輕裝上陣的他,如今已經沒什麼忌諱了,就算以本傷人,他也是毫不在乎。
“父皇如何春秋鼎盛,未見衰老之態,兒臣覺得沒什麼不可以的。”
“難道說,諸臣都以為,陛下老了,上不得馬了?”
李承乾狐假虎威的哼了一聲,藉著皇帝的威視,教訓了一下這些日益不把他放在眼中的臣工,讓他們知道,在皇帝下詔正式廢掉他之前,其仍是大唐的太子。
蕭瑀、張亮剛要張嘴,便因為李世民眼神,又默默退了回去。只見,李世民擺手,很是謙虛的說:“太子是一片孝心,朕心裡是知道的。”
“可朕啊,整日案牘勞形,一心撲在國事上,實在是分身乏術。這軍隊,還是要交給臣工們來帶。”
李泰、李恪、張亮等人聽到皇帝這麼說,心中頓時一片欣喜。可李世民接下來的話,卻是讓他們有些接不住了。
“這玄甲軍統領的人選,是不是問一問楚王?”
皇帝這話說的可是太有意思了,罷了楚王的官職,不是因為楚王不稱職。既然稱職,徵詢一下組建者的意見,又有什麼問題。
可皇帝所言,在臣工們眼中,這一手叫換湯不換藥,即便主將不在是楚王,可軍隊仍然掌握在楚王手中。
但皇帝怎麼保證,手握兵權的楚王不會起不該有的心思呢?殿中有蕭瑀這種想法的臣工不止一人,可皇帝這種態度,他們不能說什麼,。
“玄齡,玄!”,意識到自己喊錯了李世民,面色閃過一絲唏噓之色,隨即又對岑文字說:“景仁,你說,讓楚王舉薦一人,是不是最好的選擇?”
岑文字拱手回話,這玄甲軍與百騎,皆脫胎於武德朝的玄甲軍,但與百騎又是不同的。玄甲軍,其實就是楚王一手打造的勁旅。
這支軍隊,從兵員到各級軍官,都是楚王一手所定,他們與楚王磨合日久,所以才能在戰場上百戰不殆。
明面看,岑文字是說,楚王繼承了聖人的武德,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年輕將領;暗地裡,則未必沒有詬病李寬擁兵自重的意思。
可他火候掌握的好,不好的話,只是一筆帶過,讓人既聽的悅耳,又能警醒,這就是李世民喜歡他的原因。
恩,“景仁說得有理,二郎這個人啊,除了朕,沒什麼人能真正管得了他。”
他帶出的部隊,之所以能打,也是因為李寬給他注入了一根傲骨,全軍上下都散發著一股凌人之氣,冒然派一個將領去統領,很可能適得其反。
玄甲軍是朝廷的一面旗幟,是唐軍的一把尖刀,是絕對不能出錯。讓楚王推薦一個人來統領,他就要擔這裡面的干係,定然是不會出錯的。玄甲軍的事,李世民覺得議到這裡就行了。
擺手散議時,李世民特意留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