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8頁,夫郎家的現代小相公,白雲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小河村村民送的禮。
有好些乾菜和一些黑黝黝的臘肉,另一箱子裡頭滿滿的裝的都是小孩子的衣裳,有帽子,有鞋子,還有一些尿布。
料子摸著還算得好,雖是比不得京裡,但在村裡住過,便能曉得了,這是農家人能給的最好的禮。
第356章
這料子一尺都要幾十文,小河村過的最好的就屬村長一家,即是如此,當年他小孫子出生的時候,這樣的料子他們家也沒捨得買,更別提其他家,這會大家買了,做了衣裳寄過來,真是大出血了。
誰家給的什麼,周哥兒在信上都寫的清楚。
……
九月那會,村長家的哥兒出嫁,舟車勞頓,劉嬸子和劉叔上了年紀就沒折騰,周哥兒和劉小文回了一趟村。
換了其他人家,寄個禮回去意思一下就行了,但河西親自說了,不回去不行,他們到底是還要在村裡過活,村長面子總要給,而且先頭兩月下了大雨,河西說他們家裡堂屋頂上的茅草被吹走了些,劉小文就想趁機回去修補修補,不然留久了,下頭的房梁風吹日曬的,容易壞。
方子晨當年中舉,按照規矩,是要回鄉祭趟祖的,可偏的方子晨外來人,雖是落戶在小河村,但在村裡沒半個親戚,回去祭祖也不知道祭誰,而且當時又趕著入京,沒就能回村。
趙哥兒在河西送辣椒來的時候,也同他說明瞭,村裡人知道了,難免覺得可惜,不過後頭方子晨一路高歌猛進,成了狀元又進了翰林,名兒傳出來了,這狀元哪裡來的?
人祖籍扶安鎮小河村。
小河村先頭出個秀才,有點兒名了,後來出個舉人,出名了,出個官兒,徹底出名了。
扶安鎮秀才都少有,更別說狀元,大家臉上是個個有光。
大家走出去,你哪來的,扶安鎮?哎呦,那不得了啊!原來你是狀元郎老鄉啊,失禮失禮。
訊息從京城傳回來,蔣縣令功績上添了一筆,是樂得見牙不見眼。
村裡人知道人留京城裡了,不回來了,做了官兒,好像很厲害,鄉試那會縣衙外頭放榜,村裡人有人去看了,見著鎮上人高聲歡呼,一個勁兒的說了不得啊了不得,這是舉人老爺了,村裡人還跟著與有榮焉高興自豪了一陣,然後就沒什麼實感了,大家對這種事兒一竅不通,小河村就沒出過讀書人,大家就聽人說舉人老爺厲害,狀元郎厲害,做了官厲害,但到底多厲害啊,怎麼個厲害法大家就懵了,因為沒見過。
村長也不太曉得,之後還是同王大梅去隔壁小榕村吃席,小榕村的村長過來同他嘮嗑,以前這人看不上小河村,不止是因為小河村窮,還因為他們小榕村有讀書人,小河村沒有,結果這才幾年啊!人小河村出了個官兒,他們村的王書生童生都還不是。
這方子晨當初怎麼的就沒流落到他們村來?白白的便宜小河村了。
他態度一改往前,還有些諂媚,同以前大不相同。
村長知道他為何如此,不過沒放心上,見著王書生腆著臉過去打招呼,問他一些情況。
這當狀元了,留在京裡幹啥子官呢?以後還會回來嗎?
王書生讀書不行,可讀書人對這些還是懂的,從他們執筆開始,誰都有一個金榜題名的夢,他滿臉羨慕嚮往,便回了:「留京入翰林,官從正六品。」
說完了,看見村長一臉『你說啥子嘛,我還是聽不懂的樣』,說的直白了些。
「我們扶安鎮縣令是正七品,若是方大人回來,我們縣令得朝他下跪。」
這話村長就懂了。
聽完是一臉的震驚,呼吸都急促起來,緊張的手心都出了汗,旁邊的王大梅和一些聽熱鬧的也是如此。
村裡人見著來收稅的衙役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