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9頁,夫郎家的現代小相公,白雲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是以後地裡的莊稼都用上了化肥,一畝地幾石不是問題,安平縣那邊十幾個村子,上千來畝地,一年該產多少?」
趙哥兒道:「不說安平縣專種水稻的,就是落山縣,蜀南等地也是這般,水稻一旦產量上來了,外頭商戶給的價怕是會降下去。」
幾個老頭子點點頭,就連外頭坐屋簷納鞋墊子的假裝幹活實則好奇,豎著兩耳朵偷聽的兩兒媳都知道。
春季那會兒新發的野菜,她們常摘了去賣,先頭最是好賣了,因為長的少,一捆蕨菜她們能賣三文錢,可後頭野菜長得多了,大家都想著些個銀錢,都沒捨得吃,背去鎮上,那價格就下來了,有時候兩文錢都沒啥子人買。
這話就像兜頭一盆冷水澆了下來,整個人都僵了。
先頭想著有水了,有化肥了,穀子貴,兩季都全賣出去,然後拿一些銀錢拿來買糙米吃,剩下的還能有二十來兩,大家個個高興,這會兒才曉得他們想的淺了。
臉是立刻愁苦了起來,心裡拔涼拔涼的。
老王頭兩兒媳鞋子都納不下去了。
這眼看著日子好像要起來了,結果······
「物以稀為貴,這紅薯粉是我夫君家鄉那邊的東西。」趙哥兒捧著還熱乎的碗,喝了一口水,意味深長道:「我夫君是海外人,這紅薯粉溱洲沒有,吉洲沒有,涸洲沒有,外頭上陽、源州甚至京城都沒有。」
老王頭猛然抬眸看他,手指微微有些顫抖。
趙哥兒:「你們繼續種紅薯,紅薯外頭人吃得少,我們定然是賣不出去,但如果做成紅薯粉呢?這玩意兒剛你們都吃過,覺得能賣得出去嗎?」
「咋不能。」一老頭拍了下桌子,先激昂的說了:「我老頭子這幾年雖住村裡頭不咋的出去,可年輕那會兒我常在鎮上幹活,那主家待人親厚,那會家裡嫁了閨女擺了酒席,請的樓裡師傅來做菜,剩了些他就分給我們這幫僱工的,我那時候吃了,油呼呼,還有肉,可那味道沒這個好。」
因為是第一次吃的大口肉,還是鎮上最大的館子裡的師傅親手做的,那味兒他記了一輩子。
要是先頭有人說,有旁兒東西比肉好吃,他定是不信,有什麼還能比肉好吃?肉香噴噴的,可剛吃了那碗酸辣粉,他感覺確實是真的比肉好吃,往常吃了肉,吃完了他沒能這麼饞。
趙哥兒看他臉都通紅,胸膛劇烈起伏著,都怕人等會兒一口氣上不厥過去。
能不激動?
剛是一盆冷水澆下來,現在又像人把他們塞到了爐子裡,又燃起來了。
「咱們涸洲窮,很多東西都賣不出去,鎮上人家也不算得多富裕,我夫君在平詳村建了個造紙廠,就是想著賣到外邊去,外邊有錢人多,追求口味,一道菜幾十兩的,吃起來都不含糊,他們都捨得花,這紅薯粉要是做起來了,也往外頭銷,雖是遠了些,可賣得貴,咱就能回本,甚至有的賺。」趙哥兒說。
幾老頭覺得這話在理。
涸洲還是地裡刨食的老百姓多,要是家家戶戶真起來了,自家就有穀子,憑啥的去外頭買?
那鎮上黃家的米鋪聽說從他們這裡收了糧,也是運到的外邊賣。
村裡人沒賣過糧不曉得,可也聽過,前前年旱,穀子長得不太好,黃家給的五文,但大多時候,都是給的四文。
後頭要是人賣得多了,怕是會給個兩三文也不一定。
「方夫郎,這紅薯粉都是拿前兒那些紅薯做的嗎?」老王頭問。
趙哥兒曉得他想問什麼,道:「是,我算過了,一百斤紅薯,差不多能做二十來斤的紅薯粉。」他一一說清楚了,雖是少,但紅薯粉賣得貴,就拿最低的價來算,一斤如果只賣二十文,二十斤就是四百文。
一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