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孟子·天時不如地利章,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先秦】孟軻

天時不如地利[1],地利不如人和[2]。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3];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4],戰必勝矣。

註釋:

[1]天時:一般指時令、氣候,但這裡偏指時日干支、陰陽五行、孤虛旺相之類是否對作戰有利。地利:指城高池深、山川險要等對攻守有利的地理形勢。[2]人和:指內部團結一心及人心所向等。[3]畔:通“叛”,背叛。[4]君子:指推行仁政的明君。有不戰:意指不應或不必用戰爭的手段解決問題時就不用戰爭。

賞析:

這篇短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下》,觀點正確鮮明,論證嚴密有力,無論思想內容或說理方法,都值得肯定和借鑑。

文章的主旨十分明確,即高度強調“人和”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就是闡明瞭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於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於統治者是否“得道”(即能不能推行仁政)。孟子的這個結論,和他一貫宣傳的“民為貴,得乎丘民而為天子”(《盡心下》),“得其民斯得天下,得其心斯得民”(《離婁上》),“與百姓同樂則王”(《梁惠王下》)的主張是一致的,也是被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是正確的。孟子的這個認識,正是總結了人們的認識經驗和歷史教訓而獲得的,因而是符合客觀事物的規律的。不過,孟子處在列強紛爭,崇尚武力,蔑視仁政的動亂時代,他的主張是無法實現的。

從寫作上看,作者確有匠心獨運之處。文章一開頭就用兩個層遞句把天時、地利、人和排列在一起,以兩個“不如”加以比較,說明了三者的關係,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這不但顯得論點十分明確,而且以此統率全篇,決定了全篇的佈局。

接著,分兩個方面進行對比論證。二、三兩個自然段是第一方面,它用實際戰爭結果來證明,屬於事實論證部分。先證明“天時不如地利”,是賓;再證明“地利不如人和”,是主。在證明“地利不如人和”時,連用了四個並列排比句,每句又用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寫“地利”方面的優越條件,為下文蓄勢;一句“委而去之”(這裡省去了主語“守土的人民”),用語極其冷峻,表明了上述一切優越條件毫無用處,這就充分突出了“人和”的無比重要。這裡有一樁非常典型的歷史事例。《左傳·閔公二年》載:衛懿公好鶴,讓鶴食祿乘軒,一點也不關心人民的疾苦。後來,狄人侵伐衛國,衛懿公正想載鶴出遊,聞訊大驚,才考慮徵發人民戰守。結果人民、士兵都逃避山野,不肯出戰禦敵,一些被抓回計程車兵仍拒絕出戰,說:“讓鶴去!鶴享有官祿官位,我們哪裡能作戰?”最後,衛國的國都被佔領,懿公被殺,國家幾乎滅亡。這不正是“委而去之”的生動體現嗎?

在事實論證的基礎上,作者在末段再從另一方面,即政治方面來證明,屬於道理論證部分。這部分也可分作兩層。第一層先用“故曰”來承上啟下;然後緊接連用三個並列排比句,以三個“不以”(不能只依靠)進一步強調物質條件的不足恃,從反面說明了“人和”的重要;最後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警策性斷語,從而指明瞭能否獲得“人和”的先決條件,在於能否“得道”(推行仁政)。這樣,文章就不僅分析了問題,而且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說,孟子寫作本文的最終目的就在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遊:熊貓燒香就變強

胖子都是潛力股

異詭江湖:序列

西北擺爛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