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岑參《感舊賦(並序)》,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8]雀羅:《史記·汲鄭列傳論》:“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指權貴失勢後無人問津。[69]後圖:後路,今後的打算。[70]疇日:昔日。[71]恤爾後:顧及你的身後。[72]羈孤:羈旅孤獨的人。[73]向隅:比喻孤獨失意或不得機遇而失望。[74]衡門:簡陋的房屋,也指隱士的居所。[75]強(qiǎng)學:勤勉地學習。[76]達人:顯達之人。[77]亨衢:大路,喻指美好前程。
賞析:
岑參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並不以賦而著名,這篇《感舊賦》也是他集中唯一的賦,寫於他進士及第之前。這篇名為“感舊”的作品,所感並非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向秀寫《思舊賦》悼念老友嵇康不同,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內容的空洞和情感的縹緲。因為岑參所感,是在國運傳承和家世興衰的交替作用下,折射於自身的切膚之感。在內容和構架上,岑參模仿了庾信的《哀江南賦》,但除了寫駢文的才氣,岑參還缺少庾信的亡國之痛,在文中他更多的只是關注自己的人生,所以《感舊賦》雖有《哀江南賦》的影子,但在藝術成就上終難與之比肩。
岑參的曾祖岑文字是唐太宗時期的宰相。唐貞觀年間人才薈萃,岑文字官至中書令,曾經主修《周書》,是學識品行俱佳的一代名相。三世之後,到了岑參,一切都面目全非。早年喪父,家境困頓,童年的岑參既是一個勤奮讀書計程車子,又像一個無心世事的隱士。到了二十歲,他終於進京獻書,然而終究未果。
唐代承襲隋朝的科舉制,將仕宦的大門向所有的平民敞開,然而這只是制度改革的開始,現實中門閥制度的影響還很巨大,《新唐書》中獨有《宰相世系表》,整個唐代的三百多位宰相,大抵都出自名門大族。制度已經改變,宰相併不能世襲,當時就有“來護兒兒作宰相,虞世南男作木匠”(許敬宗語)之說,來護兒只是一員武將,而虞世南的兒子做的則只是將作監的官,但這樣的家族起伏對當時人們的心理影響是很大的,岑參也受到了這樣的影響。所以他的感舊,不是個人的舊,而是家族的舊,為自己家族的先人感慨,實際上是隱隱地懷著一種世襲官爵的幻想。站在親人的立場,他自然在文中多所褒貶,他的先人都是國之棟樑,其對立面都是小人、奸臣。當然,作為文學作品,其中是非可以不去過分糾結,單就其文采而言,還是可圈可點的。
後一半的篇幅,岑參則用來抒寫自己的奮鬥經歷。“我從東山,獻書西周”“雪凍穿屨,塵緇敝裘”之類的句子都很雅緻、含蓄。最後,岑參又寫了一段好文章,痛快地數落了一通世態炎涼,只是文字雖佳,理趣卻多少是有些問題的。初唐時王勃寫了著名的《滕王閣序》,那是勵志的經典範文,與岑參此賦的最大區別還不在文采,而在心理基礎,因為王勃的祖父輩,不是隱士就是小官,他沒有可以寄託的光環,也就沒有多少失落感。岑參此時只能無奈地說,好好學習,等待貴人提攜。
寫了這篇賦後不久,岑參中了進士,並像當時很多渴望功名的文人一樣投身邊塞,建立軍功,最終做到嘉州刺史。在多年的邊塞軍旅生活中,岑參的激情與瑰麗的異域風景相激盪,使他成為唐代一流的邊塞詩人併名垂後世。這篇《感舊賦》正好留下了他在中途的一個剪影,後人讀來,又別有一番滋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