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資治能鑑·《肥水之戰》,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書·嚴助傳》:“天子之兵,有徵而無戰。”[7]銜璧軍門:口銜璧玉到軍門投降稱臣。[8]“陛下返中國士民”二句:謂使西晉末年逃難到南方去的中原士民回到他們的家鄉。桑梓,指故鄉。[9]輿:指皇帝的車駕。[10]告成岱宗,謂在泰山上祭天地以慶大功告成。岱宗,即泰山。[11]尚書左僕射:主持朝廷日常事務的機構尚書省的副長官。權翼:字子良,洛陽人。[12]紂:商朝最後一個君主受辛。[13]“三仁在朝”二句:箕子、微子、比干這三個仁人在紂的朝廷上,周武王尚且為此而撤兵。《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商)有三仁焉。’”武王還師之事,見《史記·齊太公世家》。[14]謝安:字安石,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政治家。年四十餘始出仕,晉孝武帝時任中書監、錄尚書事(相當於宰相)。桓衝:字幼之,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晉孝武帝時,以都督江、荊諸州軍事領荊州刺史。江表:地在長江以外,指江南。[15]太子左衛率:護衛皇太子的官。[16]歲鎮守鬥:歲,木星。鎮,土星。鬥,星宿名。《漢書·天文志》:“歲星所在,國不可伐。”又:“填(鎮)星所居國,吉。”斗宿的分野在吳地(東晉據有吳地,吳即指東晉),故下雲“福德在吳”。後文雲“歲在吳分”,亦此意。[17]“昔武王伐紂”二句:《荀子·儒效》:“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古時迷信,認為每年都有一個神作主宰,叫太歲。《史記·齊太公世家》:“武王將伐紂,卜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群公盡懼,惟太公強之,勸武王,武王於是遂行。”[18]夫差:春秋時吳國國君。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夫差自剄而死。(見《史記·吳太伯世家》)孫晧:字元宗。三國時吳國最後一個君主,公元280年為晉所滅。(見《三國志·吳志》)江湖:長江及其兩岸的湖泊。[19]三國之君:指紂王、夫差、孫晧。[20]釁:空隙,機會。[21]築舍道旁,無時可成:《詩經·小雅·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於成。”朱熹《詩集傳》:“如將築舍而與行道之人謀之,人人得為異論,其能有成也哉?古語云:‘作舍道邊,三年無成。’蓋出於此。”[22]陽平公融:苻融,字博休,苻堅之季弟,封陽平公。[23]我數戰兵疲:苻堅於公元370年平前燕,376年滅前涼,378年攻襄陽、拔南陽,379年攻陷襄陽,380年又出兵討伐秦國叛將苻洛、苻重。[24]資仗:資財和武器。[25]鮮卑、羌、羯:均我國古代民族。合匈奴、氐,史稱“五胡”。[26]王景略:王猛,字景略,北海劇(今山東壽光)人。輔佐苻堅,共舉大事。以討前燕慕容{暐}有功,封清河郡侯,入為丞相。[27]臨沒之言:公元375年七月,王猛病篤,苻堅親至猛第視疾,訪以後事。猛曰:“晉雖僻處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沒之後,願勿以晉為圖。鮮卑、西羌,我之仇敵,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言終而卒。(見《資治通鑑》卷一○三)[28]“昔吾滅燕”二句:公元370年苻堅滅前燕,是年歲星在燕分,故云“犯歲而捷”。(見《資治通鑑》卷一○二)[29]六國:韓、魏、楚、趙、燕、齊。[30]慕容垂:字道明,鮮卑人,前燕主慕容皝第五子。公元369年,以擊敗桓溫軍有大功。後為太傅慕容評所忌,被迫投奔苻堅。苻堅以為冠軍將軍,任京兆尹。肥水之戰後,於公元384年自稱燕帝,於中山(今河北定縣)建立後燕政權。[31]韓:指漢高祖時名將韓信。白:指戰國時秦國名將白起。[32]“謀夫孔多”二句:語出《詩經·小雅·小旻》。謂出主意的人太多,因而事情辦不成。孔,甚。集,成。[33]“晉武平吳”二句: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興兵伐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羅血影

文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