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作者:【唐】王維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1]。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2],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3],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4]出水,白鷗矯翼,露溼青皋,麥隴朝雊[5]。斯之不遠,儻能從我遊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因馱黃櫱人往,不一[6]。山中人王維白。
註釋:
[1]故山:舊日所居住的山,此指藍田山輞川別業。[2]感配寺:在藍田縣城,一作感化寺。[3]玄灞:深青色的灞水。輞水在藍田縣南北流入灞。[4]鯈(tiáo條):一種細長的淡水魚。[5]雊(gou構):野雞鳴叫。[6]馱黃櫱(bo柏)人:進城賣黃櫱(一種藥材)的人。不一:不詳說,舊時書信結尾用語。
賞析:
王維工詩善畫。蘇軾評其詩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篇山水小品,寫得饒有詩情畫意,不妨說是文中有詩,文中有畫,體現了詩、畫、文的融合。題內“山中”,指藍田縣南的嶢山中。王維在藍田輞谷川口(即嶢山口)有隱居別業,常與朋友裴迪在這一帶的風景佳勝處同遊賦詩。這是王維從長安回到輞川別業後給裴迪寫的一封信,邀他在開春後同遊山中。秀才,是當時對士人的通稱。
信一開頭,就以輕淡而有情致的筆墨明快地提出“故山殊可過”這個全文的中心。農曆十二月,氣候本來還相當寒冷,但對大自然特別敏感的王維,卻已感到陽氣的萌動和景物氣候的溫煦宜人。這正透露出他“天機清妙”的稟賦。接著講到,由於裴迪正在溫習經書,不便相邀,只能自己先往山中。這就為下面邀裴明春同遊埋下伏筆。
接下來一段,是對山中冬夜清寥優美景色的具體描繪,也是對上文“故山殊可過”的具體印證。作者先點出“北涉玄灞”的經行路線,並以“清月映郭”帶出特定的時間背景和景物總特徵,然後順著由近及遠,由水而山,由視而聽,由色而聲的次序進行描寫,顯得既從容有致,又井然有序;並且運用以動襯靜、以明託暗、以聲顯寂的手法,使讀者于波光月影的盪漾、寒山遠火的明滅、深巷寒犬的吠叫、夜舂疏鐘的相間中,感受到輞川月下寒夜的幽寂、清寥與深永。輞川景物原是作者所熟悉的,但寒夜登華子岡所見所聞,卻使他感到既新鮮又親切,像是發現了一個新的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這正是作者筆下的境界雖帶有冬夜的幽寒,卻並不顯得悽清,而是具有令人神往的詩意美的原因。接著,作者用“此時獨坐”一句作為轉折,由途中觀賞月夜清景折入靜夜獨坐時對往昔與裴迪同遊情景的追憶。“此時”與“曩昔”,“獨坐”與“攜手”兩兩相對,“步仄徑”“臨清流”的興會與眼下的“獨坐”“靜默”相形,益發襯托出對朋友的思念,從而引出對“春中”同遊的熱烈期待。
接著,文章以歡快而充滿展望的語調描繪出明春山中生機勃發的景象。從春山到春水,從天空到地下,從田野到草地,從植物到動物,到處充溢著躍動的生機,展示出與寒冬月夜的輞川迥然不同的境界,其中滲透了作者對春天、對生命的熱愛。想到這一切,他對朋友的思念更加殷切了,因而自然而然地發出“從我遊”的邀約。作者強調只有“天機清妙”者才能領略大自然的美景,並在觀照中發現“深趣”,這就把同遊山中昇華到一個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美學境界,被世俗視為“不急之務”的遊賞也就獲得了深刻的意義。文章寫到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