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喻鳧《京中得子侄書》,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喻鳧《京中得子侄書》

遠書來阮巷,闕下見江東。

不得經史力,枉拋耕稼功[1]。

雁天霞腳雨[2],漁夜葦條風。

無復琴杯興,開懷向爾同。

註釋:

[1]耕稼:泛指種莊稼。

[2]霞腳:低垂近地面的雲霞。

賞析:

喻鳧,字坦之,號均羽。唐代毗陵(今江蘇常州)人。唐開成五年(840年),登進士第,官終烏程(今浙江湖州南菰城遺址)縣令。有詩名,《全唐詩》存詩六十五首。

有人說,喻鳧曾來過泰州,證據是他寫有《遊北山寺》:“煙岡影畔寺,遊步此時孤。庭靜眾藥在,鶴閒雙檜枯。藍峰露秋院,灞水入春廚。便可棲心跡,如何返舊途。”然而,喻鳧主要生活在唐文宗、唐武宗時代,此時,北山寺稱為開化院,剛建成不久。叫北山寺,要等到北宋時期。因而,這一證據頗讓人生疑。且其內容言“藍峰”“灞水”,景色與泰州風光大相徑庭,想生搬硬套,也顯得格格不入。

不過,這首詩無疑為泰州阮巷作了一個最好的註腳。喻鳧,到泰州來,是有極大的可能。一江之隔的常州,扁舟而過,也不是難事。常州的風物與泰州也相差不多,都屬於文化意義上的江南。

但這裡的子侄,應該是老家常州的子侄。因為首聯有“江東”一句。江東是指江南東道、江南東路一帶的簡稱,一般不用來指江北。比如《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杜牧詩“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李清照詩云:“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都是說的這個意思。即便書信來自常州子侄,信中寫的是常州風貌,也不會影響我們理解這首詩的況味。

《古詩詠泰州》,將這兩首詩入選,顯然都是站不住腳的。但《京中得子侄書》中所涉及的人生道理、故鄉風物,卻如同作者為泰州阮巷作傳一般。

首聯,格調高雅,恬淡悠遠,詩人彷彿找到了宣洩情緒的視窗,開啟窗子,就迅速看到了另一個世界,這世界裡充滿濃濃的鄉愁。當他展開來信時,正站在高高的宮殿上。天南海北,山高水長,他已不是從前的少年,而故鄉依然還是記憶中的模樣。來信中的每一個字,都帶著故鄉的味道。他不禁想起了這麼多年的官宦生涯。為了工作,他已經很久沒回過故鄉了。

頷聯,“史”,不符合平仄,因為“經史”是專有名詞,故而作者予以保留,不因文害意。“不得”對“枉拋”,“經史力”對“耕稼功”,對仗非常工整,表示學問、農耕兩個事都沒處理好,到頭來一事無成。經史,這裡指學問。詩人此時的心境,頗有一種懷才不遇的苦悶。當事業遭遇挫折,難免會有解甲歸田的念頭,想要過過閒雲野鶴的日子。可是,詩人不是陶淵明,沒有那麼灑脫。也許他還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只能假想一下回到故鄉後的生活。

頸聯,是對於阮巷周圍環境的描寫。“雁天”對“漁夜”,“霞腳雨”對“葦條風”。雁天,暗示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在秋天,也寫出了白天阮巷的景象;漁夜,則是寫阮巷夜晚的秋景。彩霞怎麼會有腳呢?這是多麼富有詩意的想象。彩霞一邊奔跑,一邊撒下雨點,便成了太陽雨。而風,因為一根根蘆葦的搖動,而充滿水鄉的味道。這一句,不禁讓人聯想到宋代詩人劉攽寫泰州的名句“楚江霞葦帶青楓,小市魚鹽一水通”。

尾聯,回到現實,言身在朝廷之上,不會再有從前在老家彈琴喝酒的興致,現在收到你的信,才使我與你一樣開懷大笑,無所拘束。

作者借阮巷,抒發了濃濃的鄉愁。這首詩,無心插柳柳成蔭。即便不是寫泰州的阮巷,也不會影響人們坐在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遊:熊貓燒香就變強

胖子都是潛力股

異詭江湖:序列

西北擺爛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