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管子·牧民,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刑罰繁而意不恐,則令不行矣。殺戮眾而心不服,則上位危矣。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故知予之為取者[3],政之寶也。
註釋:
[1]以下幾句是說:政令推行,在於順應民心。政令廢棄,在於違背民心。百姓厭惡憂勞,我就要使他們安逸快樂。百姓厭惡貧賤,我就要使他們富貴。百姓厭惡危難墜落,我就要使他們安居樂業。百姓厭惡滅絕,我就要使他們生育繁衍。能使百姓安逸快樂,他們就肯為我憂愁勞苦。能使百姓富貴,他們就會為我忍受貧賤。能使百姓安居樂業,他們就會為我承擔危難墜落。能使百姓生育繁衍,他們就會為我犧牲滅絕。所以,刑罰是不足以使人心意畏懼,殺戮是不足以使人心服。所以刑罰繁苛,而人心意不恐,則政令無法推行。殺戮眾多,而人心不服,則君上地位危殆。所以滿足百姓上述四種慾望,則遠方人自來親近。推行上述四種百姓厭惡之事,則親近人叛離。所以知道“給予是為了取得”的原則,是執政的法寶。[2]佚:通“逸”,安逸。[3]予之為取:給予是為了取得,指上文“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能存安之,則民為之危墜。能生育之,則民為之滅絕。”先給予,後取得。給予就會取得。取予對立統一,互相依賴,互相轉化的辯證法。知道“予之為取”的智謀哲理,是執政的法寶。
[士經]錯國於不傾之地[1],積於不涸之倉,藏於不竭之府,下令於流水之原[2],使民於不爭之官。明必死之路,開必得之門。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錯國於不傾之地者,授有德也。積於不涸之倉者,務五穀也。藏於不竭之府者,養桑麻、育六畜也。下令於流水之原者,令順民心也。使民於不爭之官者,使各為其所長也。明必死之路者,嚴刑罰也。開必得之門者,信慶賞也[3]。不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強民以其所惡也。不處不可久者,不偷取一時也[4]。不行不可復者,不欺其民也。故授有德,則國安。務五穀,則食足。養桑麻,育六畜,則民富。令順民心,則威令行。使民各為其所長,則用備。嚴刑罰,則民遠邪[5]。信慶賞,則民輕難[6]。量民力,則事無不成。不強民以其所惡,則詐偽不生。不偷取一時,則民無怨心。不欺其民,則下親其上。
註釋:
[1]以下幾句是說:把國家安置在不傾斜的地基,把糧食儲存在取之不盡的糧倉,把財物貯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庫,把政令下達在似流水下洩的源泉,把民眾安置在互不爭奪的職業。講明犯罪是必死的道路,敞開立功必獎的大門。不可能做成的不做,不可能得到的不求,不可久處的不處,不可再行的事不行。把國家安置在不傾斜的地基,就是把國家政權授給有德的人。把糧食儲存在取之不盡的糧倉,就是努力從事糧食生產。把財物貯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庫,就是種植桑麻,飼養六畜。把政令下達在似流水下瀉的源泉,就是政令順應民心。把民眾安置在互不爭奪的職業,就是使他們各盡所長。講明犯罪是必死的道路,就是對罪犯刑罰嚴厲。敞開立功必獎的大門,就是獎賞兌現。不可能做成的不做,就是估量民眾的實力。不可能得到的不求,就是不強迫民眾做他們厭惡的事。不可久處的不處,就是顧及長遠利益,不貪圖眼前小利。不可再行的事不行,就是不欺騙民眾。所以把國家政權授給有德的人,則國家安定。努力從事糧食生產,則食物充足。種植桑麻,飼養六畜,則民眾富裕。政令順應民心,則威嚴政令推行。使民眾各盡所長,則用品就能齊備。刑罰嚴厲,則民眾遠離邪惡。獎賞兌現,則民眾不怕危難。估量民眾的實力,則辦事無不成功。不強迫民眾做他們厭惡的事,則欺詐造假不生。不貪圖眼前小利,則民眾無怨恨之心。不欺騙民眾,則下級親善上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