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章 為爭取逃跑的時間,不留神,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四壁都放著木製書架,書架上堆滿書籍;靠北搭著一張書桌,也是木頭製成,粗獷而寬大。

桌上也碼著許多書,有一本翻開放著,似乎主人正伏案苦讀,忽因事起身,急急離去。

忽必烈走過去,拿起翻開的書,書名乃是《三國志》,翻開處正寫著猇亭之戰。

忽必烈大驚,急忙扔下書,對成吉思汗道:

“爺爺快走,我們中計了!”

成吉思汗對書絲毫不感興趣,也沒感到危險

“中什麼計?一個小現代小鬼兒,能拿我們祖孫怎樣?”

忽必烈跟他爺爺不一樣,曾飽讀中原書籍,對於三國時期的猇亭之戰知道甚詳,楊鋟鍔將書翻到猇亭之戰的地方,絕非偶然,而是有所指,根據當前情況,楊鋟鍔定然是告訴他們,空村將燃起大火,把他們這一百來名蒙古騎兵當成當年劉備劉皇叔的數十萬大軍一般,用大火燒滅!

忽必烈來不及解釋,拉著成吉思汗便往門外奔。

剛奔到門口,忽從門框上落下一道鐵網,攔住去路,忽必烈抽出腰下彎刀,照著鐵網猛砍。

隨侍計程車兵也抽刀上來用力砍,但鐵網十分堅固,一時之間難以剁開。

門上突然落下鐵網,表明此屋是楊鋟鍔設的陷阱無疑,但一間小小的茅屋就能攔住幾個蒙古勇士?

見忽必烈跟幾個鬼兵一個勁猛砍鐵網,鐵木真罵道:

“真是讀書讀傻了,非得走門不成?”

抽出自己腰下彎刀,照著旁邊的窗子劈去。

窗子裡鑲著幾根木條,照道理一刀便能劈開,可成吉思汗的彎刀劈上窗條,窗條沒有折斷,而是當地一聲將刀刃彈了回來,且迸出火花。

成吉思汗走近一看,窗條形似木條,實際卻是精鋼材質,自己的彎刀哪裡劈得開半分。

這一驚非同小可,成吉思汗忙用碰了一個缺的彎刀砍斷牆上的茅杆,立即便傻了眼:果不出所料,茅杆覆蓋下的牆壁乃是用巨石砌築。

怪不得剛進屋時總覺哪裡不對,現在才明白,這座茅屋在外面看似普通大小,但進屋卻突然小了許多,是因為寬厚的石壁佔去很多空間,才造成這種驟然變小的感覺。

這座茅屋牆壁用巨石築成,內外皆飾以茅草,讓成吉思汗祖孫覺得,這只是一間跟村中其它屋子一樣、弱不經風的茅草屋,實際卻是一個堅固的牢籠!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一不小心便成為籠中鳥。呵呵。

忽必烈和幾個蒙古兵砍了一陣,鐵網幾乎沒什麼破損之痕,只得悻然放棄。

成吉思汗這時也不得不重視孫子剛才的話,問道:

“你說楊鋟鍔欲用猇亭之戰那樣的火攻來燒死我們祖孫倆?”

忽必烈道:“是的,那小子將桌上的書翻到猇亭之戰那一頁,便是用這種方法告訴我們,他要用火燒之計。中原的讀書人就喜歡使用這樣矯情的行事方式。”

“既用火攻,屋中一定有引火之物,可在哪裡呢,難道是這滿屋的書籍?”

“應該是。也或許在書籍後面藏有芒硝、油脂等助燃之物。”

忽必烈言畢,命幾個鬼兵搬開書架上的書籍,果然在書架後面發現裝著芒硝油脂的麻袋,高高地堆碼著,有書架一半的高度,如果燃燒起來,這小小的石屋牢籠將立即被煙火吞沒,而屋中的鬼魂亦將迅即葬身火海。

當然,鬼是不死的,縱使在這屋中被燒成灰,亦會慢慢聚攏復身,倒並不可怕。只是要命的是,這個過程非常之漫長,也許是幾千年,甚至上萬年。

雖然不是死,但效果勝過死,還有過之而不及。呵呵。

忽必烈只覺得渾身冒汗,對成吉思汗道:

“爺爺,我們祖孫倆一生打雁,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