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章 提堂,不留神,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包振堂道:“楊鋟鍔使詐,固令主公不齒和不爽,臣對這傢伙的做法也有跟主公一樣的感受,但此事卻不能只看楊鋟鍔使不使詐,必須得看楊鋟鍔滅掉的是誰。如果楊鋟鍔用此伎倆滅掉的是普通鬼魂,則楊鋟鍔只是個藏頭縮尾、不敢光明正大接受挑戰的小人,但楊鋟鍔滅掉的可是鼎鼎大名的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這祖孫倆乃是縱橫天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大英雄,能滅掉他們的定非等閒之輩。縱算成吉思汗祖孫大意輕敵,陰溝裡翻船,也不能改變楊鋟鍔成為英雄的性質。就象歷史上的名君暴主,命傷小人之手,不論是自己不小心,還是天意如此,都不妨礙刺殺他們的刺客名揚天下。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楊鋟鍔算一個厲害角色,是英雄,我們五華山王府收其歸於帳下,陰冥之中不會有鬼會笑話我們。”
包振堂說的也有道理,李正坤同樣無法反駁,雖然他心中對楊鋟鍔還是有些膈應,但既然二位先生都說楊鋟鍔是英雄,可以收得,便點頭應允,命李天侯設法救楊鋟鍔脫險,前來歸順。
卻說陰京平都山南城城隍蔣龜九,自反賊楊鋟鍔從戍城司南營移來,便一直惦記著,過了幾日,估摸著楊鋟鍔的傷應好些了,便命升堂開審。
楊鋟鍔和花田虎被提上堂來。
花田虎的傷仍然顯得很重,答話也氣息奄奄。楊鋟鍔的情況卻不同,雖然身上也血糊糊的,但精氣神卻得好,似乎前幾日的重傷已徹底恢復。
蔣龜九頗覺奇怪,遂一拍堂木,喝道:
“楊鋟鍔,爾不過一個山野小鬼,居於森林小屯,為何不安於現狀,竟敢帶著獵戶出山,騙殺城隍,佔據城池,你可知罪?”
楊鋟鍔當然有罪,但他此次來京,原本是揭皇榜應召,如果陰廷當真求賢若渴,自然問清情由,赦免他的小罪,拜他為大將,帶兵去討伐反賊李正坤。
可如今楊鋟鍔已決定投奔李正坤,便不再提揭皇榜之事,而對於滅殺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及百餘名蒙古騎兵事,因花田虎並不知情,戍城司也好,城隍蔣龜九也罷,自然都不知情,於是,楊鋟鍔便裝瘋賣傻,辯稱自己原本帶獵戶進城賣獸皮,被官府衙役欺侮,萬不得已,只能奮起反抗,不小心殺了城隍,為了不讓城池生亂,只得暫時佔據城池,等朝廷另派城隍之後,他便帶著村民離去。
簡直一派胡言,蔣龜九罵道:
“爾當本老爺是三歲小兒,由著你胡說!爾的罪行經過花田虎在軍營之時已供述清楚,現在供狀押在老爺的大堂之上。爾不知悔罪,竟然顛倒黑白,信口胡謅,看來在南營打得少了。來呀,大刑侍候!”
楊鋟鍔忙道:“老爺容稟:這花田虎乃是城隍衙役班頭,就是他帶著衙役欺侮我們獵戶,逼迫我等自衛還手。不信,老爺再問問他。”
不用蔣龜九問話,花田虎雖然傷勢沉重,也沒有誰用白粉給他療傷,但經過這幾天的休息,他也已恢復幾分,至少能夠利索地說話了,聽了楊鋟鍔的胡說八道,早已七竅生煙,難忍憤怒,此時便忍住傷痛,盡力大喊道:
“大人明察秋毫,楊鋟鍔純屬胡說。是他帶著野蠻強悍的數十名獵戶潛進城中,混進城隍衙門,殺了我們的城隍老爺,又逼迫我們投降於他。我等衙役迫於無奈,只得假意投降,等機會除去此賊,報效朝廷。這個反賊在大堂上發現招賢的皇榜,便想著來應召,帶著小的一同上京。小的假意答應,一進京城,小的便向巡邏士兵主動暴露,為的便是被官兵拿住,好抓住楊鋟鍔這個反賊。小的所供句句屬實,請大人替小的作主!”
對於花田虎這樣的膽小鬼,左右逢源,投降反水,什麼時候行什麼樣的事、說什麼樣的話,蔣龜九清楚之至,對這種鬼的死活,他也不關心,他的全部注意力仍在楊鋟鍔身上。
因此,花田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