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3章 巢覆,不留神,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湛刷地抽出腰下寶劍:“老祖宗,我這便前去陸寨,誓死也要守住陸寨,陸寨如果被攻破,敵軍水陸夾擊我們,我們便只能跳長江了!”

朱元璋道:“你是水軍統領,熟悉水戰,還是留在這裡吧,朕去陸上。”

朱湛有些擔憂,朱元璋說,他乃馬上得天下的君主,水戰陸戰皆在行,命朱湛不需擔憂,只要守好水寨即可,他去會會李正坤那小鬼兒。

朱湛只得遵命。朱元璋帶著一隊親兵,騎馬往陸寨疾奔而來。

朱湛大軍的陸寨駐紮在一處名叫旋風巖的地方,離水寨不遠,陸寨和水寨有暗道和明棧相通,既可互通有無,又能相互調兵支援,完全符合用兵之法,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佈置。

但朱湛大軍重在水戰,水兵多於陸軍,水寨規模也大於陸寨規模,因此,陸寨防衛較水寨要差得多,朱元璋帶兵趕到時,陸寨已被重重包圍,敵軍打著朝廷旗號,僅據目測,進攻陸寨的兵力不下於十萬之眾。

哪裡來的這麼多兵呢?

原來,李正坤跟包王約定共擊朱元璋和朱湛,李正坤派江充帶著五華山水師繞到長江上游,躲在弓良伍水師後面,弓良伍先帶著水師進攻朱湛水寨,戰至天黑,乘夜逐步退出戰場,江充帶五華山水師戰船補上,五華山水師也打著朝廷旗號,江充在快天明時退出,休整一夜的弓良伍水師再補上,實行車輪大戰,消耗朱湛水軍。

包王所帶十萬陸軍,分出八萬從上游逼進朱湛陸寨,李正坤派出隨他北上喀龍山的五萬精兵,在伍璣奇、鍾健虎、高恪、夏漱清四將的帶領下,從下游悄然渡江,逼進朱湛陸寨,兩軍共計十餘萬兵,從兩面將朱湛陸寨團團圍住。

朱湛乃是陰廷長江水軍,重在江面防守,以水師戰船為主,修建陸寨,囤以陸軍,只是為了保護水軍側後,兵力只有五萬餘,沒想到會突然被兩倍於己的敵軍包圍。

此地屬於陰廷轄區,江岸防守原也不是朱湛的職責,另有負責之軍,只不過幾百年戰爭下來,陰廷兵力逐漸耗損十之七八,哪裡還有成建制陸軍來守護江岸?

這段江岸,水軍較強,陸軍較弱,正是陰廷軍事部署的弱點,也是朱湛的軟脅,李正坤正是抓住他朱湛這個軟脅,才做出水軍車輪大戰、陸師兩頭重兵夾擊的安排。呵呵。

因為看得準、下手狠,別說有包王十萬陸上大軍,就算沒有包王之軍,僅憑五華山軍五萬之師,在大炮火槍的加持下,攻破朱湛陸寨也不過舉手之間。

陸寨一破,數萬大軍從背後襲擊朱湛水寨,朱湛水軍便會大破。朱湛所言,他跟老祖宗朱元璋便只能跳長江,正是準確的預測。從他此言亦可看出,陸寨於他何等之重要。

朱元璋是久經戰陣的軍事家,自然知道陸寨的重要性,因為親自奔來指揮督陣。按說在他到來之前,陸寨已被攻破,但朱元璋發現,十餘萬大軍圍住陸寨,先破壞了陸寨跟水寨聯絡的暗道和明棧,將陸寨和水寨隔離開來,但攻打力度不大,似乎是圍而不攻,好象在等待什麼。

在等什麼呢?朱元璋想,李正坤定然在等朱湛水寨快被攻破時,再全力攻擊陸寨,然後將水陸兩寨之兵包了餃子。

用心何其歹毒!

朱元璋有些猶豫,如果進入陸寨,有可能成為甕中之鱉。但如果調轉馬頭奔回水寨,見了灰孫子朱湛如何面對?將心一橫,他帶著數十騎親兵從合圍敵軍的豁口衝進陸寨。

朱元璋剛一衝入,豁口立即合上,就象孤船駛過江面,身後的水痕倏忽彌合一般。

敵軍留著這豁口,似乎專為等待朱元璋。呵呵。

這種情形也似乎驗證了朱元璋的擔憂,他將成為甕中之鱉。但勝向險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朱元璋堅信久經沙場的自己,會牢牢守住敵軍重兵包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