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0章 形勢一片大好,不留神,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營壘中衝出的軍隊,一來因為數量龐大,有二十萬之眾。楊鋟鍔除開留守之兵,便傾巢而出,因為他知道哥哥李正坤不會來襲擊他的營壘,故而沒有後顧之憂。二來楊鋟鍔親自指揮,士氣大振,章法謹嚴。

因此,楊軍戰鬥力非常強悍,面對高大、快捷、兇猛的蒙古騎兵,絲毫不怯戰,在箭雨、矛雨之後,拼了命地往前衝。

在兩頭夾擊之下,數萬蒙古鐵騎損失慘重,陣形被衝得七零八落,難以形成大規模衝擊。騎兵作戰,最大的優勢或者最厲害的方式便是結陣衝鋒,如狂飆突進,橫掃一切,但被分割之後,便難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尤其面對數十倍於己的部隊,只能任由宰割。

八萬蒙古鐵騎便這樣被楊鋟鍔數十萬軍隊宰割了快一半。

鐵木真和忽必烈連死的心都有了,心中無數次問候李正坤的親屬:關鍵時刻,該死的小鬼兒到哪裡去了,怎不見領兵來救!

就在二位大汗心臟都快迸出來之時,忽聽山下幾聲炮響,巨大的吶喊聲傳來。

親兵來報,五華山軍從山下趕來!

鐵木真和忽必烈不禁流下熱淚:該死的小鬼兒,到底還是來了!要是再晚來半天,朕祖孫倆便全軍覆沒矣!

既然李正坤來援,二位大汗立即精神大振,重新吹響號角,集結鐵騎,向著李正坤援軍的方向衝撞。

然而,楊軍營壘中響起金鑼,楊軍立即有序退入營壘之中。在蒙古鐵騎後面夾擊的朝廷軍隊,也從被衝得七零八落的蒙古騎兵陣中從容退入營壘,氣得鐵木真和忽必烈眼珠子差點沒瞪掉了。呵呵。

跟援軍會合之後,乃是李正坤親自領兵,二位大汗滿面羞慚,下馬向李正坤錶示感謝。

李正坤見二位大汗受傷,立即掏出復身白粉,給二位大汗療傷,一邊溫言安慰他們。

鐵木真和忽必烈更加慚愧。

回到軍營,計點損失,不多不少,正好折損四萬鐵騎。呵呵。

李正坤坐在鐵木真和忽必烈中軍大帳,聽聞了鐵木真親兵報告的兵力損失數字,不覺心中又好笑又佩服:鋟鍔兄弟是學數學的嗎,計算得這麼精準,正好乾掉四萬蒙古騎兵?

二位大汗遭受如此之大的損失,自然要覆盤追究,弄明白被打敗的原因。

李正坤假意捶胸頓足,說楊鋟鍔十分狡猾,先假意帶兵離營,他已在峽谷埋伏好,可楊鋟鍔突然帶兵繞行而遁,不知所蹤,他在峽谷等了好幾天,仍不見楊軍蹤跡,怕二位大汗有失,便帶兵急急趕回,不意正好遇上二位大汗被楊鋟鍔兩頭夾擊,因此立即帶兵從楊軍後頭發起攻擊。

李正坤痛心疾首地說,雖然楊軍最終被擊退,但兩位大汗騎兵損失過半,實在是他這個總謀劃的責任,願按戰前約定,領二位大汗的軍法。

忽必烈瞪眼道:“正該如此!”

傳命請軍棍來,要打李正坤兩千軍棍。

當真要打?李正坤坐著沒動,他身後的三名貼身侍衛立即抽劍躍出,擋在李正坤案前,對忽必烈怒目而視。

忽必烈大怒,拿過自己的弓箭,搭箭上弦,對著三位侍衛。

畢竟是友軍,總不至於公開火併,這要傳出去,李正坤這個總盟主還怎麼當?

李正坤斥退侍衛,起身來到中軍帳當中,從容道:

“願領二位大汗軍法。”

忽必烈便欲命親兵行刑,鐵木真揮手止住:

“雖說此役失敗是李正坤謀劃不精、伏擊落空所致,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沒有誰能算盡算完,因此,倒也不能全怪李正坤,何況在關鍵時刻李正坤帶兵救了朕祖孫,就算是將功補過,軍法便免了吧。”

李正坤道:“話雖如此,但軍令如山,不好空費。感謝大汗寬宥,但孤還是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