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後園苦勸,不留神,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也不勉強,但包王爺乃忠義之臣,如今天下安危繫於包王爺一身,皇上下旨命包王爺領兵抵禦五華山偽王爺李正坤,包王爺卻抗旨不遵,本道認為這絕非包王爺本意,包王爺是否有什麼條件要跟朝廷提出,如果有,請包王爺詳細講來,本道和蔣王爺一定詳稟天子,由天子定奪。”

蔣歆同意季尋子所說,對包拯講,如果包拯真有什麼要求,需要朝廷滿足,他和季尋子一定力諫天子加恩准許。

包拯見味口吊得差不多了,便緩緩開口道:

“五百年前,你們在皇上面前誣陷我,是出於對我本尊的惡感,還是著意要剪除李正坤在朝中的勢力?你們須真心回答,如果所答敷衍,我現在便告辭而去,讓你們在皇上面前交不了差。呵呵呵。”

蔣歆和季尋子都在心中罵道:好你個包黑子,真會借勢拿捏我們!

蔣歆陪笑道:“實不相瞞,孤跟國師怎會對包王爺有惡感呢,實在是為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包王爺在北宋時乃是朝廷重臣,自然知道天下之勢和朝局的不易,您的外甥李正坤造反,如果不將您革職,還讓您重位立朝,那朝廷剿滅起來將有多麼不便,想來包王爺心知肚明。因此,皇上也有革除您的意思,孤和國師作為皇上恩寵之臣,自然替皇上說出心中之話來。”

好個狡猾的蔣歆,居然將此事推到陰天子身上。包拯知道,陰天子在是否革除自己王職的事上一定猶豫不決,並非象蔣歆所說,拿定了主意,如果蔣歆和季尋子真心替天子做想,為國家打算,應是勸諫天子打消疑慮,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趁著皇上疑慮,便進讒言罷韷重臣。

真是一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蠢材!

想到這裡,包拯無可奈何地笑了。

蔣歆舉杯笑道:“包王爺露出笑容,想來是原諒孤和國師當初的無奈之舉了。來來來,我們三鬼同飲一大杯。”

季尋子趕緊將杯子也舉了起來。

包拯卻不拿酒杯,二鬼也只得尷尬地放下杯子。包拯盯著他們慢條斯理地道:

“就因為你們的讒言,我的王妃被送入輪迴,幾百年來不知轉世幾輪了。倒也罷了,我的管家畢勝、五殿中四大捕頭如今何在?”

蔣歆道:“當年皇上下旨,命本王審理包王府家鬼奴僕,孤剛才已講過了,參包王爺乃是為了朝廷安危,非為跟包王爺有什麼私下恩冤,故孤對包王爺家鬼奴僕皆從寬發落,基本都打入地獄受罰一二百年,然後提出送十殿進入輪迴。貴府管家畢勝,現仍在地獄中,包王爺只要接旨之後,孤便立即將畢勝放出。至於五殿胥吏捕頭之鬼,除開少數者,其餘全都留用至今,牛頭馬面豬首羊臉四捕頭仍履原職,包王爺接旨復爵,回到五殿,便能看見他們。五百多年來,孤雖代領第五閻王殿,但一沒改五殿規矩,二沒動五殿鬼魂,因為在孤的內心深處,認為李正坤被剿滅之後,皇上也許還會恢復包王爺的王位。只是沒想到,事情卻發展到這一步,李正坤越剿越強,朝廷越來越危險。孤說一句推心置腹之語:皇上對包王爺從未相忘過。當決定命十殿閻王領兵出征時,皇上首先想到的便是恢復包王爺的王爵。包王爺,我們作為臣子,遇上如此英明仁厚的皇上,還有何理由不盡心盡忠呢?”

這倒有些出乎包拯的預料,一直黑著的臉終於有些神色鬆動。季尋子見了,趕緊趁熱打鐵:

“李正坤雖是包王爺名義上的外甥,但皇上已下旨革除包王爺跟鍾花的義兄妹之情,自然跟李正坤也失去甥舅之名。如今的李正坤,可絕非當年那個貶往僻地的小小城隍,乃是割據大片土地,擁兵數十萬的反賊。如果李正坤只是據地稱王,因其已經坐大,朝廷征剿不易,只要他不進攻中原,倒也不是不可以雙方相安無事,可李正坤志向頗大,竟然私放萬方山上十帝下山,攪亂天下,他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