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攻入京城,不留神,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數十萬五華山軍去而復返,季尋子一點都不感到吃驚,自打李正坤不知怎樣策反了他的蟒蛇,從黑水河下救出席青忭去,他便知道五華山軍重回圍城不過遲早之事,只是五華山軍回來得這麼快,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那些五華山鬼撤退時慢如蝸牛,回來時卻他媽快如閃電,跟來爭搶摘桃子似的!
季尋子在心中冷笑,不覺問候了一遍李正坤的親屬。呵呵。
京城定然不保,既然保不住,就他媽不用保了,想一下城破之後怎麼辦?
被李正坤救走席青忭,失去手中最後的籌碼,季尋子並不太揪心,他最失落的是該死的蟒蛇吞食了他的姚道兄!
陰冥之中,季尋子最在乎兩個鬼,首一個乃是陰天子,既是他的皇上,又是他的主子,他在陰天子面前半臣半僕,一切皆為陰天子著想,俯首貼耳,唯命是從;另一個便是管家姚麒麟,姚麒麟於他明面上是奴僕,實質上乃是兄弟般的關係,私下都互稱道兄。
季尋子感到這兩個他最在乎的鬼,他都對不住他們。陰天子的皇位眼看著不保,姚道兄在他眼跟前被那孽蓄吞掉,要說鬼生失敗,恐莫過於此。
季尋子的心情可說是萬分沮喪!
但季尋子要為陰天子盡最後的忠心,他強壓下失去姚道兄悲痛,化悲痛為力量,到平都山東、南、西三座城隍衙門和京城戍城司軍營,向三位城隍和戍城司將軍傳達陰天子旨意,命他們率領闔府衙役和全營將士,組織城中鬼民百姓協助,務必堅守城池,阻擋住五華山軍的鐵蹄,否則,城門一破,玉石俱焚。
三位城隍和戍城司將軍當著季尋子的面,都點頭如搗蒜,表示領旨堅守,絕不能向五華山軍低頭,一定將李正坤的軍隊阻擋於京城三門之外。
季尋子一走,有兩位城隍、戍城司將軍便對著地上狠狠啐出一口:
都到這節骨眼兒上了,還忽悠老子們去螳臂擋車,那他媽不是白白送死嗎!花團團般的陰冥江山,都被你和蔣王折騰沒了,這時候指望我們這區區數千兵役去塞李正坤的牙縫,我們會有這麼傻!
當然,這些話並非兩位城隍和戍城司將軍的原話,大概是這意思。也不是三個鬼一起說的,因為季尋子是分頭到各衙門和軍營去找的他們,所以三個鬼乃是在自己的衙門和軍營各說各的。呵呵 。
只有一位城隍沒有說這種話,便是南城城隍支屈丙。
支屈丙死於清朝咸豐年間天津大沽口炮臺,生前是清軍炮營管帶。死齡約四十歲。
支屈丙生於列強橫行的晚清,對於西方之國仗著船堅炮利,數千人便敢深入神州腹地,肆行無忌,深感屈辱和憤怒,雖只是一個小小的炮營管帶,但卻是堅決的主戰派。
當英夷戰艦沿海而上,進攻天津時,支屈丙帶著炮營弟兄寫下報國血書,留下馬革裹屍還的遺書,全營上了大沽口炮臺。
支屈丙等將士的結局不用說話人多說,稍知近代歷史者都知道,大沽口炮臺失守,守軍全部壯烈犧牲。
陰天子感念支屈丙的忠義、忠烈和堅貞,親自下詔闢他為京城平都山南城城隍。
對於這樣一位英勇不屈的將領,其行事風格自非庸官碌吏可比,當季尋子來到城南城隍衙門,向支屈丙傳達陰天子堅決守住京城的旨意時,支屈丙當即拔出腰下佩刀,劃破手指,滴血立誓:只要下官在,五華山軍便休想從南門突破!
季尋子感動不已,對著支屈丙深深一輯,以南門相托。
總攻開始,炮聲震天,猶以南門炮火最為激烈。
南門下面便是浩蕩的長江,五華山上萬條戰艦排列在江面上,森森炮口都對著南門;陸上軍隊也擺在南門外面,上百門大炮亦對著城門。
按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最明智的做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