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八關鎖五華,不留神,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誰他媽這麼大膽,敢揭本國師之短!

季尋子大怒,正欲喝命管家將此鬼拿下,可定睛一看,乃是府中賓客樊定釜,怒氣立去一半,強作笑顏道:

“這麼晚了,樊先生還沒歇著?”

樊定釜道:“國師被一個小鬼兒如此戲弄,若不能幫國師爺出一出胸中惡氣,我怎麼睡得著。”

季尋子聽他話裡有話,似乎對征討李正坤之事十分了解與關注,便命管家花廳奉茶,請樊定釜進廳一敘。

樊定釜死於北宋時期,死齡約六十歲。生前乃是北宋大名府知府。讀過水滸的朋友都知道,送生辰綱上東京的蔡京的女婿梁中書,便是大名知府,二者乃是同一個地方。但是,大名府可不是什麼煙柳繁華地方,乃是北宋王朝首都開封聯絡燕趙的咽喉,扼守北方契丹的要衝。

一般鎮守大名府的都是武將,但樊定釜卻是文官鎮邊。樊定釜進士出身,博覽群書,學問了得,雖是文官,身上卻無書生之氣、腐儒之味,一心要立功、立言、立德,鎮守大名府二十年,使得金兵不敢向南側目,立下蓋世功勳。

樊定釜死後,季尋子聞知他的威名,將他接來國師府中,宴飲一談,驚訝於他的卓越見解,便讓他留在國師府裡作了一名賓客,專陪季尋子宴飲時談天說地,以助酒興,算是清談相公。呵呵。

進入花廳坐定,季尋子怒意早消,對樊定釜道:

“樊先生如何替本國師出這口惡氣呀?”

樊定釜懶洋洋地道:“在下不過國師駕下一個清談相公,能替國師謀劃什麼軍國大事。呵呵呵——”

季尋子笑道:“如果樊先生能夠替我謀劃征服當陽,抓住李正坤,我將向天子啟奏,將先生外放為官,無論哪地城隍、判官,任由先生挑選。”

樊定釜立即神情一振:“國師所言當真?”

“本國師豈會誆騙先生,先生有何妙計,請儘快講來。”

樊定釜道:“朝廷兩次派出大將,征討當陽城,國師在宴席上都曾講過,故在下對當陽之事、李正坤其鬼,也算是知個大概之來龍去脈。前一次不用說,乃是國師和蔣王爺犯了輕敵之大忌,但後一次征討,一次發兵十萬,由勇將餘元奉統領,餘元奉還在京城請現代高明之鬼,製造了槍炮火器,按照常理,焉有再敗之理,還全軍覆沒,連餘元奉都不知所蹤?”

季尋子道:“這次也犯了輕敵之忌,兵力不足……”

樊定釜搖手打斷他:“非也。第二次征討當陽,國師爺和蔣王有了上次的教訓,絕不會再輕視李正坤,不僅精心挑選帶兵大將,調撥十萬大軍,還答應餘元奉提出的三個條件,讓他製造火器,從容出征,準備不可謂不充分,態度不可謂不謹慎,但照樣大敗,原因為何?在下認為,非敗在輕敵,而敗在失謀。也就是說,對方的謀略遠超餘元奉,才使得餘元奉處處失機,捉襟見肘,最終一敗塗地,喪師滅身。”

季尋子半信半疑,前線戰況這老鬼如何得知?十萬大軍沒有一兵一卒返回京城,連朝廷大軍被打敗的訊息都是流竄之鬼傳回,他命鄰近城隍、邊將多方打聽,方才得知戰場大概之況,可樊定釜卻說得有板有眼,跟他媽親眼所見似的。

這豈能不令他生疑。

樊定釜見他不信,笑道:“國師不用疑慮,戰場情況不用問,在下一推便知。”

季尋子不得不開始重視他的話:“樊先生既然能掐會算,想必對如何攻破當陽早已成竹在胸,望請先生不吝賜教。本國師再說一遍,如果用先生之謀破了當陽,我一定奏請皇上,將先生外放任職,絕不食言。”

“在下當然相信國師一言九鼎,先謝過國師爺。經此一戰,李正坤顯然已統治五華山地域,就算再派數十萬大軍前去征討,因對方已站穩腳跟,以逸待勞,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