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二章 共度時艱,士子風流,上山打老虎額,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利益衝突,是絕不可能有善了的可能的。
“下官明白,下官再去核算一下。”梁藤違心的朝李士翱告辭。
李士翱點點頭,溫和的道:“方才可能語氣重了些,別往心裡去,老夫也不過是心裡著急而已。是了,你核算之後,讓戶部擬出一個賬簿,送去內閣,給內閣二公看看。”
…………………………………………………………………………………………………………………………………………………………………………
浙江杭州。
籌糧的壓力如大山一樣,壓在了浙江上下官吏身上,明報早就撰文,隱晦的道出糧食籌措的壓力,而現在,這副重擔,就完完全全的壓在了布政使趙明頭上。
現在的趙明,滿腦子想的就是糧食,沒有糧食,大家夥兒都要一鍋端,籌措不出,徐謙固然完了,他這布政使,怕也要滾蛋,就算運氣好,多半也要貶去瓊州做個知府或者知縣。
人往高處走,這世上的人,從來沒有人願意走下坡路的,人的生命有限,誰有這麼多的時間,去經歷仕途的挫折。
既然如此,只能拼命。
現在各府各縣都駐了人手在杭州,各府各縣催糧的資料,都是實時通報,看著曰益漲動的官糧數額,趙明並沒有鬆一口氣。因為大幅度免稅和減稅的關係,所以徵來的糧食,連從前的一半都沒有,甚至連兩成、三成都達不到。
這點糧食,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錢糧局那邊已經出面購糧了,海路安撫使司,也在將一船船的糧食運至寧波。
轉眼到了秋末,在布政使司衙門,數十人濟濟一堂,這些人,都是各府各縣派來的官員,有的是主簿,有的是同知,除此之外,還有錢糧局和幾個海路安撫使司的官員。
趙明咳嗽一聲,在看過賬簿之後,道:“聽說江西那邊,已經解糧入京了,江西那邊的定額是一百五十萬擔,實繳的卻是一百五十三萬擔。還有福建,福建的定額是三十萬擔,實繳的是三十二萬擔,南直隸那邊,據說也完成了定額,可是咱們浙江,現在陸續繳來的糧數,卻還是欠奉一些,大家萬不可掉以輕心,無論如何,一百四十萬擔的數額,一定要湊齊。”
“大人,寧波這邊按部就班,一直都在催糧,只是還需一些時曰……”
“是啊,尚需一些時曰……”
趙明苦笑搖頭,目光落在錢糧局的一個掌櫃身上:“錢糧局呢,實購糧食總計多少?”
這掌櫃道:“近來略有上揚,實購的糧食,只有六十七萬擔,這個數字,已經是極限了。”
原本計算,錢糧局應當能弄來七十萬擔糧食,可是現在看來,似乎有許多的不如意,趙明只得苦笑:“能否再購一些?銀子嘛,可以想辦法籌措。”
這掌櫃苦笑,道:“糧食是定量的,又不是說買就能買到,幾乎所有市面上的餘糧,能買的都已經買了,就算再拿錢出來,這浙江的糧價豈不是要漲到天上去?物以稀為貴嘛,所以這不是銀子的事,而在於浙江餘糧的多寡。”
這掌櫃說的倒是很有道理,很多時候,銀子未必有用,為什麼絲綢在雙嶼港如此值錢?說白了,就是絲綢少,而需求高。現在浙江的糧食也是這麼個情況,幾乎餘糧都已經收購了,許多人家留下的只是口糧,你想讓人家賣手裡的口糧,這個價錢,怕是要不斷飆升上去。
而假若是去其他各省購買,一方面是時間來不及,另一方面,現在的浙江算是孤家寡人,你要去買糧,人家肯賣嗎?
趙明臉色陰沉下來:“海路安撫使司那邊,運來的糧食是三十七萬擔,而錢糧局,則是六十七,可是咱們現在,缺額卻還有三十六萬擔,三十六萬擔在往年不算多,可是糧稅減免了這麼多,往年一年還能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