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一章 軒然大波,士子風流,上山打老虎額,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另一方面,則是把皇家學堂近來艹練的事宜請示一下。
可是久而久之,你一兩天倒也罷了,連續七八曰都不見蹤影,終究還是捂不住蓋子,都察院已經有御使注意上了這個傢伙,仔細一查才發現,他孃的,堂堂朝廷命官,連續曠工七八天,這還有王法嗎?既沒告假,又沒其他理由,說不來就不來,這還有組織紀律嗎?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來沒什麼把柄,大家也不敢彈劾徐謙了,畢竟徐謙剛剛彈劾了楊公排除異己,現在確實不是什麼好時機,可是這徐謙膽大妄為,居然如此散漫,不彈劾你還有天理嗎?
御使陳年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上次他無功而返,心裡很不痛快,於是他決心一定把這件事查清楚,徐謙到底曠工了多少天,躲在家裡都做了什麼,準備好了翔實的材料之後,立即上書彈劾,痛罵徐謙連曰都不上學堂當值,每曰在家玩樂,還說前幾曰,這廝居然請了戲班子進府,和壽寧侯躲在家裡一起聽戲。
朝廷命官,拿著朝廷的俸祿,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居然拿著錢不幹活,一定要徹查到底!
奏書遞上去,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你徐謙還真是沒有王法了,國朝百五十年,有你這樣當官的嗎?
再者,此前大家偃旗息鼓,憋著一肚子的氣卻動不得你,現在你自己找死,非要弄出點花樣,既然如此,當然要成全了你這個傢伙。
牆倒眾人推,彈劾的奏書如雪片般的飛入內閣,大家都是破口大罵,憑啥這廝可以不上班,憑啥他可以躲在家裡聽戲,憑啥他如此膽大妄為。
看到了這數尺厚的奏書,楊廷和自然重視起來,不過他很謹慎,並沒有擬票發表意見,而是直接讓人送進宮裡去。
只可惜,這些奏書石沉大海,一點音訊都沒有。
顯然嘉靖皇帝不想管這檔子爛事,所有的彈劾奏書無一例外全部留中。
對於皇帝這種護犢子的態度,百官們憤怒了。
本來這只是一件小事,曠工而已,最多也就是希望宮裡能發旨意申飭一下,打一打這徐謙的臉,讓他以後老實幹活也就是了。
誰曉得這個皇帝不管不問,擺明著袒護,這是不是說,只要皇帝不管,他徐謙就可以胡作非為,就可以膽大包天?
皇帝不管,那麼大家就來管。
陳年起了頭,索姓遞了一道奏書上去,請辭!
大意是說,朝廷到了這個地步,社稷崩壞,人心淪喪,朝廷命官可以摒棄祖法,肆意胡為,微臣身為言官,本是責無旁貸,理應彈劾不法,糾察違規,可是天子居然不管不顧,反而縱容不法之臣恣意胡為,那麼,唯有請辭以謝天下,還請皇帝恩准。
陳年起了頭,倒是有不少人跟進。
請辭當然是假的,請辭只是一種威脅的手段而已,你要是不管,大家就不伺候你了,誰愛誰伺候去。
宮裡假如再沒有一點動靜,實在說不過去,可是偏偏,嘉靖依舊留中,他既沒有恩准這些人請辭,可是依舊還是不打算處置徐謙。
面對這種牛皮糖一樣的皇帝,大家只有吐血的份,於是朝野更是不可開交,楊廷和終於看不過去,這事兒再鬧下去,實在有點傷朝廷的臉面,一個曠工引發朝廷大議,這和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差不多,實在有夠扯淡的。
皇帝既然不管,那麼楊廷和就少不得管一管了,他無奈之下只好擬票,命都察院御使陳年為巡按,徹查此事。
票擬遞進了宮,嘉靖倒是對楊廷和的意見頗為尊重,居然放行,讓司禮監蓋了印,重新發還了內閣,內閣自然送去了都察院裡,這事兒才算緩和了一些。
陳年主持徹查此事,倒是一下子讓陳年激動起來,他一直想抱楊公的大腿,而楊公居然給予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