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即是聖,士子風流,上山打老虎額,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說,就不再可能像從前那般,對佃戶挑三揀四,也不可能讓下頭的佃農三餐不繼,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天津衛本來是個衛城,雖然因為是漕船的中轉站,可畢竟軍事意義更多一些,可是現如今不同了,他預計今年的錢糧由於製造局的出現可以足足增加一倍,這就意味著,今年天津衛境內不會有任何流民,糧賦亦可暴增,這是實打實的政績,實打實的功勞。官府有了銀子之後,還可以修一修學堂,再修葺一下年久失修的河堤和道路,又是大功一件。
要知道尋常的地方官府,無論是良賦、學堂、河堤、流民裡的任何一件,只要能做好,都算是政績優異了,畢竟大明朝是小政斧,朝廷除了給幾個官員發工資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撥款,差役都屬於臨時工興致,所謂修學靠求,修河堤也是靠求,至於徵稅之類,更是得看人眼色。因為無論是任何政務,都和士紳們息息相關,士紳們願意捐納,又或者肯為你出力,倒還能有些政績,可要是不小心士紳們看你不順眼,那麼你就慘了,縣裡的任何事幾乎都做不了,不但如此,便是底下的差役,往往都和本地計程車紳一夥,說白了,只要人家願意,讓你變成泥菩薩也不是什麼難事。
這就導致地方上的官員上任之後要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和本地計程車紳打成一片,在鄉間,士紳隨便打死幾個佃戶,一般都不算什麼大事,往往都是亦民不舉官不究的方式遮掩過去,朱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絕不是玩笑。
而現在的天津衛模式卻是完全不同了,天津衛本就不是士紳遍地的地方,這裡的農業並不發達,而由於製造局的出現使得官府突然發覺其實要做事未必就非得依靠士紳,想要政績,顯然也不必看人臉色,因為在這裡,一個新興的階層正在取代以往計程車紳階級,這個階級似乎能量更大,能給本地解決很多問題。
徐階還是很慶幸的,他絕不是個甘於寂寞的人,每個人都有理想,現在,似乎這個理想離自己並不遙遠,雖然在這理想的背後散發著股銅臭,可是一旦各種政績大白天下的時候,想來他這種新的模式,或許會成為天下人的焦點。
不管怎麼說,身為地方官,他並沒有什麼擔心,和徐謙講述了一些天津衛的變化之後,徐階心滿意足地告辭而去。
而徐謙似乎也從中看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政績。
如果推廣某種模式能夠讓官員的政績得來輕而易舉,又會有多少人抗拒呢?
這是一個似乎很簡單的問題,正如商賈們擋不住金錢誘惑一樣,同樣道理,官吏也擋不住政績的誘惑。
只是這些事,暫時多想也是無益,眼下又是一年年關將到,再過幾曰,各衙門也都要消停下來,成功進入空轉的狀態,這即是所謂政斧關門,若是遇有訴訟、撥款、捕盜之類的事,愛誰管誰去管去,雖說太祖皇帝這大包工頭亦一副萬惡資本家的面目制定了官員最嚴苛的休假時間,便是過年,也休息不了幾天,可畢竟現在不是太祖皇帝的時候,後世的皇帝往往會體恤大臣,接近年關的時候就會放出恩旨,讓官員好好休息半個月。
雖然官吏們都放假了,不過皇家學堂卻沒有放假,這是徐謙的規矩,進了我的門,生是我的人,死了還是我的人,想走?這卻是難了。雖然允許告假一天時間回家團聚,可是過年期間依舊艹練。
所以現在徐謙的心思更多地放在皇家學堂的上頭,反正翰林院都要關門了,徐謙打算大年三十的時候也去皇家學堂,和皇家校尉們一起吃頓年夜飯,這事兒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依舊坐在右玉堂裡發愣,這時有差役道:“大人,宮裡有旨意,陛下召大人入宮覲見。”
徐謙倒是不覺得意外,快過年了嘛,皇上肯定要召喚一次,這已經成了嘉靖和徐謙之間的約定,他立即站起來道:“傳旨的公公是怎麼說的?”
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