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流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移臺之爭,大清弊主,塞外流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康熙發出這道帶有罪己詔性質的諭旨,原本是欲借天旱之名,剪除幾個皇太子胤礽的黨羽,結果京城立即就傳開了改寬為嚴的風聲,這讓他只得暫時打消這個念頭。

目前局勢微妙,朝局的穩定必須維持,一旦人心惶惶,朝局動盪,必然給予太子胤礽以可乘之機,如此,即便是廢掉了太子,亦會牽連大批官員,即有損朝廷體面,亦有損他自己的名聲,而且妨礙後繼計劃的實施。

李光地不僅是老臣,也是康熙極為寵信的大臣,他的這番奏對,康熙極為受用,也正好順水推舟,當下便開口說道:“自古君臣之義深厚,必上下一德相成,始能上感天心,召致和氣,不在徒飭虛文,務空名以從事。今當此亢旱之際,我君臣應上下一心,夙夜靡寧,時時處處以萬民為念,方可期甘霖早沛。”

這話一出,一眾大臣徹底的鬆懈下來,皇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禩亦是長長鬆了口氣,康熙冷眼掃了殿中一眾大臣一眼,又徐徐說道:“皇十四子胤禎上書請準移福建三十萬饑民入臺,請準放開入臺限制,請准入臺官員、士紳百姓攜帶家眷入臺。諸臣工對此有何異議?”

一眾大臣剛剛鬆了口氣,沒想康熙竟然又丟擲了這麼大的一個議題,十四阿哥胤禎的三個請準,完全顛覆了朝廷對臺政策,一眾大臣剛剛放下的心頓時又提了起來。

朝廷為收復臺灣,僅僅是‘遷界禁海’就長達二十餘年,造成的損失根本就無法估量,為此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即便是‘三藩之亂’所造成的損失也遠遠趕不上‘遷界禁海’所造成的損失,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在收復臺灣後,朝廷上下,所有滿漢大員,都極力支援對臺灣採取極端變態的抑制政策,就為怕臺灣再次亂黨群集,成為反抗朝廷的基地,再來一次‘遷界禁海’。

重開海貿之後,海貿的鉅額利潤使的朝中大員、王公親貴紛紛插足,從中分一杯羹,可以說,滿朝文武大員大都是海貿的既得利益者,誰也不願意再出現‘遷界禁海’這樣的悲劇。

胤禎的三個請準完全是全面開放臺灣,臺灣孤懸海外,朝廷的控制力量薄弱,誰敢保證不會出現第二個鄭家或者是林家、陳家割島而據?難道再來一次徵臺?

而更令人玩味的是,康熙居然把這個問題在朝會上提出來討論,他是什麼意思?是支援還是反對?是全支援還是半支援?一眾大員都還在細心揣摩。

都察院左都御史趙申喬卻是率先站了出來,“皇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興一利,必生一弊,朝廷自收復臺灣以來,對臺政策始終如一,三十年來,天下太平,東南無憂,足以證明對臺政策是有效的,正確的。若是妄加變動,則徒增變數,微臣竊以為,臺灣孤懸海外,不比內陸,開發、發展是其次,穩定方是首務。”

一眾大臣聽完,心裡皆是暗贊趙申喬好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興一利,必生一弊。’這話可是康熙三月訓斥偏沅巡撫潘宗洛的原話,他竟然敢原話引用,康熙若是支援改變對臺政策,豈不是自食其言?

這番奏對太過驚心,一眾有心贊同的大臣也沒膽子敢站出來附議,一個個都悶聲不響,沒風險,那才附議,趙申喬這奏對,風險太大了,誰要敢附議,指不定就成了他的替罪羊。趙申喬雖是又臭又硬,但卻清廉如水,康熙即便不滿,也不會發作他,他們這些人,可就不好說了。

康熙聽到這番奏對,臉上神情卻沒任何變化,趙申喬這話確實是老成謀國之言,臺灣的穩定確實比開發、發展要重要的多。不過,他竟然敢引用自己的原話來封堵自己,這居心就有點不純了,但他也沒發作,只是默不作聲。

文華殿大學士、上書房大臣張鵬翮一聽這話可就穩不住了,移民入臺,改變對臺政策可是十四爺胤禎提出來的,他這個十四黨領軍人物怎麼著也得支援,他站了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成范進,開局就中舉

夏洛克莫里亞蒂

名柯:橘子味的盛夏

雲深不知處

我在直播打鬼子!求打賞!

揚州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