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之陌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5章 思想鋼印的副作用,遊戲之狩魔獵人,阡之陌一,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外層空間,點燃木星計劃正在有序的進行著,儘管在四點二個天文單位外就是黑障區,但這些由科學院和有關部門精心挑選出來的工程師,無人機操作員都無視了‘近在咫尺’的威脅。
木星的體積太大了,以至於除了土星之外太陽系內的其他幾大行星在木星面前都那麼的微不足道。
作為一個氣態行星,木星的大氣主要成分是氫氣,但如果人類試圖靠諸如氧氣的方式來點燃木星,恐怕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地球扔進了木星。
但在太陽系中永恆的主角太陽,在元素構成上和木星相當接近,也就是說木星是有成為恆星的潛力的,只不過早在無數個歲月之前,早在太陽系還未被稱為太陽的時代,木星沒能競爭過太陽。
這其中有很多原因,可能因為木星的總質量只有太陽的百分之零點七大小,可能因為木星的核心溫度不夠高沒能引起氫聚變反應,也可能因為它沒能從隕石中獲取到足夠的氣體物質等等。
而瘋狂的科學官們也知道自己即使窮盡整個地球的物資,也無法完成這個偉業,但他們準備了一個取巧的方式。
在木星軌道外建立一個足夠大的鐳射發生器,照射木星大氣表面,透過能量傳遞製造一次區域性的氫聚變,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投入各種催化劑,讓整個聚變反應持續下去,儘可能多的釋放能量、
這麼做的好處是科學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木星上的這次反應變成一門通俗意義上的‘大炮’,而炮口的目標正是黑障區,同時也不用擔心這個計劃會影響到更後方的火星基地,月球基地,乃至地球。
畢竟,如果他們真的有能力點燃整個木星,在太陽系中人為製造第二顆恆星,恐怕整個地球都會因此而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瓦連京,快看,這幫新華夏人的速度可真快。”在毛聯邦人的木星空間站中,一幫宇航員看著外面來來去去的新華夏無人機討論著:“我希望他們能成功,不管結果如何,給那些混沌點顏色看看!”
“運送完這批物資我們就該回家了。”另一個宇航員核對著個人pda上的資料:“戰略資源局那邊已經掏空了家底,連核電站都關停了幾家,我們已經做了自己所有能做的。”
“我真不敢相信,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做了幾千年的鄰居,還是戰略合作伙伴,但他們就在我們眼皮子地下隱藏了這麼多東西!”又一個宇航員用自己pda上的錄影功能拍攝著遠處漂浮在木星軌道上的巨大船塢:“看看他們的飛船,大型建造無人機,還有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麼?他們就像是一群住在地球上的外星人。”
“這都是聆聽者帶來的知識,聽說他們的人才儲備庫裡冷藏這數十萬個裝滿了知識的聆聽者。”之前說話的宇航員回答道:“而我們只有幾萬個,我們的人口太少了。”
在他們視線之外,一個足有數十公里大小的巨大鐳射發射器正在被一點一點堆砌出來,按照科學院的預計,這臺前所未有的鐳射發生器足以點燃木星大氣的‘一個點’。
為了建造這臺堪稱工程史上的奇蹟的裝置,科學院啟動了隱藏在木星陰影中的超大型可移動船塢,那原本是科學院瞞著有關部門準備的後手。
這臺超大型可移動船塢上生活著整整兩萬人,在被啟用以前一直處於沉睡狀態,整個船塢不僅具有航行能力,甚至還能獨自捕獲隕石,獲取物資。
在科學院原本的計劃中,這臺被命名為息壤號的巨大船塢將會作為科學院專屬的移民艦緩慢的離開太陽系,一路捕食柯伊伯帶的隕石不斷完善自己,最終作為又一粒人類文明的種子繁衍下去。
但再知曉了黑障區的真像後,科學院已經預設了空間閉環的理論,不再抱有任何靠星際移民來逃避災難的幻想。
此時,科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