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頁,臨高臺,昔在野,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昱臉色漸漸沉了下來,「太師不同意,也是為了宋氏的門戶私計嗎?」
宋太師搖搖頭,道:「就算不是為了宋氏,就是為了陛下,臣也必須勸阻陛下。」
「太師這是何意?」
宋太師沉吟了片刻,正色道:「陛下年輕,恕臣倚老賣老,想跟陛下講一講我們魏國太祖武皇帝得天下的歷史。」
蕭昱神情肅然,頷首道:「您為太師,弟子恭聆師訓。」
宋太師目視遠方,緩緩開口道:「前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太祖武皇帝趁勢而起,扶天子以令諸侯,結束混戰,大權獨攬,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卻至死都未能登基稱帝,陛下可知是為何?」
「請太師賜教。」
「因為他的江山是靠這些世家豪強的兵馬糧草打下來的,可他得勢之後,卻要打壓士族,因而遭到了大多數世家的反對,至死未能稱帝。至高祖文皇帝嗣位後,一改太祖政策,推行九品中正,順應士族之意,才得到世家擁護,順利登基稱帝,因此才有了魏室的江山。」
蕭昱心中一動,沉默不語。
宋太師正色提醒道:「魏國建國之初,立國之本,便是依靠世家門閥的擁護而建立,恕老臣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天下,不是陛下一個人的天下,是士族與皇帝共天下!」
蕭昱心中一震。
「魏室得國,靠的就是世家門閥之力,陛下廢九品,豈不是在卸磨殺驢嗎?」
宋太師問的慷慨,可蕭昱沒有被宋太師的質問迷惑了自己的立場,而是理智而清醒道——
「這些世家豪強,太平時期兼併土地,壓榨百姓。亂世時期,又固守家財,招兵買馬,投靠新的君主。他們的財富積累之初,便是不道德,不正義的。他們先是把百姓搶劫一空,然後用本屬於百姓的財富發些小恩小惠,還要讓百姓對他們感恩戴德,哪有這樣的道理?」
「陛下說的這些道理,掌權世家都清楚,他們都清楚九品中正的弊端,可是動不了啊,士族關係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動了別人,也是動了自己,誰會去革自己的命?」
宋太師搖搖頭,連連哀嘆——
「太祖皇帝雄豪逸氣,文武奇才,這般文韜武略,都因為跟士族作對,至死未能稱帝。世祖皇帝借顧太傅之口重提廢九品,可結果呢?顧氏滿門遭誅,世祖皇帝為了有個交代,只能將責任全推給顧太傅,將顧氏全族打為罪臣。而臣的兒子,臣最得意的長子,為了給顧氏翻案,也賠上了自己的命啊!」
宋太師手掌拍打著床榻,語氣激動,不知不覺便已是老淚縱橫。
「陛下憑藉度田、鹽禁、收四郡這些功績,已經足以成為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千古明君了,根本無需再進一步。」
宋太師抬起手,痛心疾首,手指不停哆嗦著,說著說著,他的語氣便漸趨亢憤——
「廢九品,陛下是在革士族門閥的命,是在挖魏國立國之本,是要得罪盡這些世家文人,是會被那些文人階級的筆桿子,戳著脊樑骨罵的體無完膚,在史書上留下萬世罵名!」
言辭激烈,句句誅心。
蕭昱心中大震,腦中嗡嗡作響。
激烈的爭鋒過後,空氣有那麼一瞬的安靜,這對君臣、這對師生,在安靜的氛圍中對峙著,各自平復著情緒。
宋太師深吸了一口氣,整理好情緒,繼續語重心長地勸說著——
「兵法曰,歸師勿遏,圍師遺闕。對於世家,打壓打壓就夠了,若真的動了根兒,堵死他們的路,會把人逼反的。」
「陛下還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