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沒有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頁,豆硯山手札,我才沒有笑,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突然顛簸不斷,有風穿過,寧礽趕緊閉眼摟緊何秋行。
他臉不自覺在何秋行背上蹭了一蹭,再次感嘆御劍而行是非常危險的事。
···
洛城昨日下了一夜大雪,滿城白雪,猶如粉裝玉砌的少女。
望帆樓下彼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整條擱詖道被圍得水洩不通。看見有仙君御刀而來,百姓不住拋起鮮花,奏起蕭鼓,鞭炮震天,大叫歡呼。
「大師兄!」
寧礽朝著堂宛揮手,樓臺上的人就舉起手臂,一下子接住從空中躍下的寧礽。
「你是不是……」
寧礽立刻捂住堂宛的嘴,猙獰威脅:敢說「肥」字立刻同歸於盡!
「……長高了?」
寧礽滿意地點點頭,堂宛笑著放下他,寧礽一溜煙躲在何秋行身後。
堂宛立刻伸手把他撈回來,囑咐:「送神祭禮在辰時於龍瀛臺開始,大概四刻過後遊街隊伍到達望帆樓,連結龍瀛臺與望帆樓的長安大街由當朝太子舞儺娛神,小師叔,你和我負責望帆樓後的擱詖道……」
·
擱詖道乃是依傍豆硯山山脈走勢,用白玉砌成的通天梯,它的盡頭就是祭祀舞儺的萬稷臺。
由於它有九千臺階,又被豆硯山子弟戲稱為「奪命臺」。
如今的舞儺送神只不過是請來修行的道爺仙君,在放倒的鼙鼓上耍刀舞劍遊街一番,真正的奢靡神秘的送神儀式,早已被三千年前統領人道的帝君廢止。
更可笑的是,修仙之人與龍王那一群神仙並非是一座廟的,反而有種水火不相容的架勢。
仙家子弟都瞧不上這滑稽可笑、毫無用處的舞儺,但為了維持與朝廷岌岌可危的關係和防止愚昧的百姓推廟毀山,不得不讓步妥協。
·
寧礽不停地在點頭應和,眼神瞟到這又飛向那兒,何秋行一看就知道這小鬼裝得挺像,實際上一個字兒都沒有聽進耳朵裡。
他伸手彈了寧礽腦殼,嘣得一聲脆響,寧礽慘叫一聲捂住頭。
寧礽大叫,哈氣一大團一大團:「嗷!疼!」
何秋行沉默:「我沒用力。」
寧礽揉著腦門把頭給他:「不行你得給我吹吹。」
何秋行垂下眼眸:「 。」
堂宛嘆氣:「阿礽,咱們豆硯山可不能再丟人了,你上次的仗義,有的人覺得是『英雄救美』,有得人覺得是『豆硯山無規無矩』。師父作為掌門一人撐起豆硯山上下,可是遭受不少不解輕視和非議啊……」
·
擷華君何予簾一十七歲於豆硯山幾近覆滅之時承襲掌門之位。
作為仙林百年來首位女掌門,她不僅在短短十餘年內重振門派,而且一舉登上仙林二把手,肅清仙林門閥壟斷之風。
奈何此舉觸動修仙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何予簾又是女兒身,數十年來慘遭個別仙家針對。
·
寧礽猛然靜下來,眼中閃過一絲不悅:「置雲閣有什麼臉說我們!既打不過我們,還一個個自詡正人君子正道明光,出了大事只知道往後縮……」
堂宛一怔,沒想到寧礽情緒變化如此之快:「阿礽!休要胡說……」
話音剛落,就聽到小黃門叫道:「丞相到——」
一玄衣高冠之人拾級而上,堂宛抬手帶上面具,寧礽也連忙帶上,跟著行禮,齊聲道:「右丞。」
宋右丞像是聽到了熟悉聲音那樣莫名一頓,但並未有人察覺,回禮:「勞煩三位道長在此等候多時,請上座!」
同宋右丞一同而來的還有一面若冠玉的藍衣公子,相貌和堂宛難分伯仲,眼角那抹胭紅最是抓人心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