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傅宗龍進大觀園,啥都不懂
成風成雨不是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5章 傅宗龍進大觀園,啥都不懂,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成風成雨不是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牽著馬,走在洋河衛外的田野上, 傅宗龍感慨頗深。
他還是如同之前一樣, 一會東看看,一會西看看,不知情的還真有可能把他當做是韃子探子暴打一頓、
畢竟自從洋河衛在戰場上痛打建奴之後,洋河堡四周就突然出現了不少的探子,其中光是北邊蒙古韃子和建奴的探子都抓了不下十人。
不過洋河衛也不是那麼容易打探進來的,畢竟周建安給洋河衛裡的每一人都製作了戶籍,每一人身上也都有能夠證明自己的證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證件上沒有一寸的頭像照而已。
正在周建安出神之際,傅宗龍忽然說道。
“建安,你這取水的物件倒是很有新意,將流動不能儲存的河水引到了高處,視線挖好儲水的池子,池子滿了再順著溝渠流向地裡,如此一來,倒是解決了灌溉的麻煩,怪不得你這裡無論是麥苗還是其他的青苗都長得綠油油的。
就連水稻這種離不開水的東西都被你種活了,建安,你很不錯。”
周建安笑了笑,這種話他聽過很多次了。
崇禎說過,盧象升說過,孫傳庭也說過。
“沒辦法,咱不是餓怕了嘛,只有存夠足夠的糧食,這洋河衛的百姓們才不會害怕。”
周建安所說,傅宗龍點了點頭,說實話,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的情況雖然也不是很好,可畢竟盧象升在此已經經營了一兩年的時間,很多荒廢的田地也被開墾了出來,比起北方的其他省份可算是好上很多的。
傅宗龍這一路幾乎嘴就沒聽過,而周建安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覆著,一邊回覆,他還在腦海中回想起關於歷史上的傅宗龍來。
可惜,歷史上的傅宗龍似乎沒有多出名,周建安能夠想到的就一件事,而之所以聽過他的名字,跟孫傳庭還有一些關係。
因為正是歷史上的這位三邊總督傅宗龍被賀人龍賀跑跑這貨害死以後,孫傳庭才被崇禎想起,而後放出昭獄就任三邊總督。
斜眼看了看還在誇誇其談的傅宗龍,周建安微微嘆息一聲。
“咦,建安,你為何嘆息?”
從這一會的接觸,傅宗龍已經從之前的靖北伯換成了建安,這足以見得他對於周建安的好感,
周建安則是連連搖頭,傅宗龍也不在意,隨口一問而已,很快,兩人便來到了種植土豆的地方。
這些土豆大約是二月底種下去的,現如今整個地裡都是一片綠,可傅宗龍並沒有見過這種作物,不由的蹲下檢視起來。
“咦,建安,這是何物,可是藥草?”
“軍門,這東西叫洋芋,果實長在土下面,我們又叫它土豆,如今算得上洋河衛的主食之一。”
“食物?還是主食?”
說著,傅宗龍站起身觀察了一圈,果然發現土豆的種植面積非常的大。
而且不止這一塊,土豆去年大豐收,不缺種子,周建安便在整個洋河衛的境內時候種植土豆的土地上全部種上了土豆,根據牛伯的統計,種植土豆的土地大約有三萬餘畝。
若是換做其他朝廷內的大臣,恐怕對弈洋芋和番麥兩種作物都已經有了一些瞭解,畢竟之前崇禎可是來過洋河堡的,當時周建安便介紹了這兩種作物。
不過咱們這位傅軍門卻是完全不知情,因為他之前在四川任職,剛剛回來不久。
同時關於這兩種高產的作物,周建安也並沒有打算藏著掖著,而是早就跟崇禎商議好了,等產量上來以後,便運些種子給朝廷,而後讓朝廷分種下去,假以時日待整個大明都廣泛的種其這兩種高產作物以後,饑荒的情況不敢說完全解決,但是有所改善確實是絕對的。
要知道後世吃糠喝稀吹噓的“康乾盛世”其中很大的功勞都是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