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章 終成傳奇,我為萬朝大佬講歷史,成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玉: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劉邦稱帝后帶著文武群臣從定陶來到洛陽,打算就此留下。
路過洛陽的戍卒劉敬聽說後,找到老鄉引薦入朝參見漢高祖。劉敬詳細對照大周開國時與此時的大漢,指出定都洛陽不合適,力主定都關中。
漢高祖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但是因為大臣們大多來自關東六國,他們大都不想離家太遠,一再勸漢高祖定都洛陽。
他們堅持認為洛陽也有成、來、崤山和澠水、黃河、伊水、洛水天險,足以自守。張良指出洛陽方圓才百餘里,土地貧瘠,還易四面樹敵,不如關中。
關中四周的崤山、函谷關、隴山與岷山更加險要,內部沃野千里。南接物產豐富的巴蜀地區,北挨盛產牛馬的胡地,進可攻退可守。
只須集中力量控制東邊的諸侯就行,安定時,可以透過黃河、渭水把全國糧食運抵關中京師,若叛亂則關中的兵力物資可以透過渭水、黃河順流而下,快速平叛。
漢高祖是一個雷厲移風行的人,認準了的事就立即去辦,當天就移動駕關中,準備建都。張良也拖著病體跟著漢高祖來到關中,表示堅決支援建都在此。
來到關中後,張良覺得功成名就,覺得自己的使命基本結束了,慢慢地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
《史記》很好地展現了張良的心路歷程——他們張家戰國時期在韓國多次擔任丞相,大秦滅韓後,張良身負國恨家仇,散盡萬貫家財,博浪沙刺秦驚動天下。大秦滅亡後曾經為了光復韓國而奔走,但是無力迴天。
之後靠著口才,有幸為漢高祖出謀劃策,被漢高祖封萬戶侯,達到了平民的極致!打算放棄人世間的一切,跟著赤松子尋仙問道。
張良一直體弱多病,可能也想著擺脫疾病纏身的困境,整天和道家人士學習各種導引吐納之術,實行所謂的辟穀,不吃五穀雜糧,想證道成仙,據說有一年多不出門。
漢高祖走後,呂后感念張良恩德想讓他多活幾年,想方設法讓他吃東西,規勸張良——人活一世,如白駒過隙,何苦來哉!張良不得已,又恢復了吃飯。
樊噲: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周勃:沒錯,不僅要大吃,還得大喝。
曹參:不吃五穀雜糧不會有問題吧?
張良:沒有。
項伯:恩公你真沒事吧?
樊噲:你不問還好!
項莊:問就有了!
項伯:哪個沒拉好拉鍊露出你這不該露面的東西快來認領一下。
項莊:無恥項胎盤!好端端的一個項家被你整得家破人亡!
項伯:人窮賴地基!草包!
……
陳玉: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想廢掉太子劉盈,另立最寵愛的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王如意。正所謂,子憑母貴。當然,有些時候是母憑子貴。
很多大臣擔心廢立太子導致朝局混亂紛紛勸阻漢高祖,但漢高祖始終不為所動,認為這是他的家事。大臣們覺得,既是漢高祖家事,更是大漢的國事。雙方都認為自己有理,不肯退讓。
呂后很害怕,無所適從。有人提醒呂后請教漢高祖極為信任的謀聖——張良。呂后立即派兄長呂釋之去請教,張良表示漢高祖危急的時候能採納意見,現在天下已定,時過境遷,應該不會聽勸。
呂釋之苦苦哀求張良,無可奈何之下張良只好建議讓太子去請漢高祖一直敬重卻請不來的四位德高望重的賢人——商山四皓。
四人因為漢高祖傲慢無禮,逃到深山隱居。如果太子恭恭敬敬地邀請這四人奉為座上賓,絕對是很好的助力。
呂后照做,四人被誠意打動了,之後還陪著太子出席了有漢高祖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