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一路向西(三),元太祖鐵木真,丹霞溢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蒙古大軍經過三天時間,來到阿勒泰山頂。翻過山頂,來到南坡,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群峰競秀、泉水淙淙、樹木茂盛、花奇草異。蒙古大軍一邊行軍,一邊欣賞沿途美景。

來到阿勒泰山南坡山腳下,成吉思汗命令全軍下馬吃飯,安營紮寨,休整一天。

此時哲別的軍情奏摺也傳遞來了。哲別在奏摺裡說,花剌子模大軍在虎耳朵集結軍隊、徵收糧草,似有再攻喀什之意。

成吉思汗召來耶律楚才說,幫我給阿拉丁摩訶末蘇丹寫封國書。國書上說,阿拉丁摩訶末蘇丹,朕發兵三十萬人馬,已開至西遼東部地區,你若識相,速速退兵,方能避免刀兵之災!

耶律楚才疑惑的說,成吉思汗,寫這封信,不是把我們的作戰計劃告訴他們了嗎?他們肯定會做好充足的準備啊。

成吉思汗笑著說,你想想,那個阿拉丁收到這封信,哪還顧得上攻打喀什城呢?

耶律楚才恍然大悟說,成吉思汗英明,我即刻擬詔,並透過驛站送給哲別元帥。

次日凌晨,蒙古大軍繼續向西進發。成吉思汗率領第一路軍跑了九十餘里,剛把汗帳建好,突然天降大雪。到次日凌晨,雪已有一尺來深。

成吉思汗憂慮的說,此時正值八月,卻下如此大雪,莫不是長生天神暗示我要退兵?

耶律楚才安慰成吉思汗說,天降瑞雪,而瑞雪兆豐年,這是大吉之兆啊!

成吉思汗聽了十分高興,命令全軍繼續向西南方向進發。

又行軍數日後,蒙古大軍來到屬於天山山脈的婆羅科努山腳下。

婆羅科努山,也稱博羅科努山,是天山山脈的北支之一,東西走向長三百里,南北寬又約三百里。沿途參天大樹,巨石林立,山頂積雪不斷,山谷綠草如茵。耶律楚才詩興大發,又賦詩一首,“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猿騥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

蒙古大軍棄馬就步,走了三天時間,來到山頂。山頂有一個高山湖泊,當地人稱塞裡木湖。此湖非常寬闊,湖泊東西最長六十餘里,南北最寬五十餘里,是整個西域地區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賽里木湖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高懸於天山之間的斷陷盆地中,湖周群山環繞、天水相映。湖邊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金花遍地。耶律楚才有詩讚曰,“百里鏡湖山頂上,旦暮雲煙浮氣象,山南山北多幽絕,幾派飛泉練千尺”。

成吉思汗被這裡湖光山色迷住了,下令全軍在此地休整,餵養戰馬。他則帶著忽蘭妃在湖邊漫步,欣賞美景。

這時納牙阿來報,成吉思汗,哨探來報,前方無路,我即帶領第一萬人隊前去開路,可能需要一些時日,請您在此地休整幾日。

成吉思汗說,你的第一萬人隊這麼久來一直負責開路,十分辛苦,這次就讓察合臺的第五萬人隊去吧。

於是察合臺率領他的第五萬人隊向南行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三天時間就修了一條長約三十里的小路,其中橋樑就建了四十八座,聯通了以前的老路。

察合臺差人向成吉思汗作了稟報,大軍可以出發了。

於是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繼續向南進發,又走了三天,一路崎嶇陡峭,成吉思汗說,幸好察合臺帶人修建了四十八座橋樑,不然大軍真的無法透過。

耶律楚才又賦詩一首,“四十八橋橫燕行,勝遊奇觀真非常,臨高俯視千萬仞,令人凜凜生恐慌”。

走出了婆羅科努山,進入一條峽谷,峽谷很長,足有五、六十里,這裡長滿了沙果樹,樹上結滿了果子,當地人稱果子溝。

成吉思汗喚來納牙阿說,傳我的命令,將士們天天吃麵餅、吃牛肉,也吃膩了,大軍在此地安營紮寨,把樹上的果子全部摘下來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