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章 宋軍北伐(二),元太祖鐵木真,丹霞溢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一二一五年八月,宋寧宗下詔,任命吏部尚書薛極為北伐軍主帥,調集三十萬人馬會師於鄂州,渡江北上攻打金國;任命戶部侍郎聶子述為糧草提調官,為北伐軍徵集糧草物資;任命工部侍郎梁成大為車船提調官,為北伐軍徵集車船牛馬。

八月初五,宋國北伐軍在臨安府祭旗出征,北伐軍主帥、吏部尚書薛極率領三萬禁軍向鄂州進發。

臨行前,史彌遠對薛極說,薛大人此番北伐,必勝無疑。我們的進攻目標,只是金國南部地區,據密探報,防守長江北岸的金軍僅有二十多萬預備軍,而且駐紮在兩千多里的長江沿線。我們宋軍畢竟三十萬之眾,而且裝備精良,本相還調集上萬枚霹靂炮供你們使用。你們只要加速行軍,北渡長江並非難事。渡過長江後,我們就開始攻打城池,能打多少是多少。金國已經遷都南京開封府了,必有重兵把守,薛大人不要想著攻下開封,只要能把淮河以南的土地收回來就已是蓋世奇功了。

薛極心想,我是一個文官,你生要讓我指揮戰鬥,把我往火坑裡推,現在還來說好話?目前宋軍的狀況,不要說收復失地,只要能全身而退都謝天謝地了。嘴上卻說,謝丞相,此次北伐,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望丞相在後勤供給方面給予大力支援。

鄂州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原名沙羨縣。漢朝時期,為江夏郡轄。隋朝時期,更名為江夏縣。唐朝以後,江夏縣升為鄂州,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有大量的客船、漁船從事運輸、打漁行業。鄂州城距長江南岸僅二十餘里,交通、水利都十分便利。

鄂州距臨安約兩千里路程,薛極率領的三萬禁軍均有戰馬,不到一個月即來到鄂州。

此時鄂州的南岸,連同薛極帶來的三萬人馬,積聚了十萬餘將士,五百餘輛放弩車、兩百餘輛拋石車、三萬餘匹戰馬、一萬餘輛牛車、三十萬餘石糧食。但是按照宋寧宗的旨意,此次北伐應當集聚三十萬將士、一千輛放弩車、一千輛拋石車、五萬匹戰馬、五萬輛牛車、上百萬石糧食。

薛極坐在帥帳裡看著軍需官報上來的物資清單,嘆了一口氣說,所需的糧食物資還遠遠不夠啊。

薛極對軍需官說,立即書信給戶部侍郎聶子述,請他即刻把剩下的糧食物資運來。

軍需官領命而去。

薛極又對身邊的一名將領說,催催還沒有到的各路人馬,火速來鄂州會師,違者軍法從事。

該將領領命而去。

這時帳外進來一名將領說,啟稟大帥,工部侍郎梁成大從各地徵集官船一百餘艘、每艘可載士兵百餘人或放弩車、拋石車十餘輛;客船三百餘艘,每艘可載士兵三十餘人;漁船六百餘艘,每艘可載士兵十餘人。均已停靠在長江南岸。請示大帥,什麼時候開始北渡?

薛極心想,我軍在鄂州一帶大規模集結軍隊、徵糧徵船,金軍必有察覺。就目前徵集的船支來看,一天僅能運送一萬人馬渡江。當務之急,必須趁金軍還沒有完全防備時,先調集最精銳的一萬人馬打過長江,站穩腳跟再說。

九月初一凌晨,薛極命令一萬名宋軍精銳攜帶一百輛放弩車、一百輛拋石車,乘坐一千餘艘船支,強渡長江。

而此時長江北岸的金軍,也探聽到宋軍準備從鄂州一帶渡江進攻金國,負責防守此地段的光州知府,一邊把府內的兩萬多預備軍全部派到長江北岸佈防,一邊將這一緊急軍情派快馬報金國朝廷。

乘坐船支渡江的一萬宋軍,在距長江北岸半里之外,就開始使用放弩車、拋石車進攻北岸的金軍。無數的長箭、石塊、霹靂炮飛向金軍陣地,特別是霹靂炮使用拋石車丟擲去,威力更大,併發出劇烈的聲響。防守長江北岸的金軍基本上都是預備軍召集而來,哪見過這些新式武器,紛紛後撤,尋找有利地勢阻擊宋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