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攻佔臨海(一),元太祖鐵木真,丹霞溢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抹也先大怒,率領自己的三千人馬連夜追上張鯨。張鯨十分害怕,趕緊指揮自己的三萬人馬抵擋石抹也先,但是他的三萬人馬居然不敢對抗三千蒙古士兵。張鯨指揮不動自己的三萬人馬,只能自己一個人騎馬北逃,很快就被石抹也先追上來,射死在馬下。

張鯨弟弟張致在錦州聽說哥哥被殺,立即自立為王,並宣佈脫離大蒙古國。

張致,金國北京路漢族人,張鯨的親兄弟。從小喜歡讀書,兼習武藝,為人狡詐,善於權變,本事遠在張鯨之上。成年以後先是跟隨張鯨闖蕩江湖,後又隨張鯨加入金軍。張鯨建立臨海國後,張致被任命為兵馬指揮使。張鯨南下攻打金國時,將軍政大權託付於張致,囑咐其一定守好國門,如果蒙古對其不利即起兵造反,為其報仇。

木華黎得知張致反叛後,立即率十萬蒙古大軍大舉進攻錦州。張致也是十分狡猾的人,知道如果和木華黎大軍硬對硬的打,肯定不是其對手,於是他命令錦州副指揮使杜秀率領一萬人馬駐紮於紅羅山,抵抗木華黎大軍,自己親率八萬人馬,準備襲擊興中府。同時命令另一名錦州副指揮使高益率領剩下一萬人馬驅趕城裡所有青壯男子上錦州城牆佈防。

紅羅山位於錦州於興中府之間,呈南北走向,連綿四百餘里,山高林密、地勢陡峭,是防禦外地入侵的一道天然屏障。

杜秀,金國北京路漢族人,自幼習武,長大後加入金軍,任錦州兵馬副指揮使。張鯨殺完顏習反建立臨海國後,被迫加入臨海國,仍任錦州兵馬副指揮使。

張致命杜秀率領一萬人馬入駐紅羅山抵禦木華黎大軍時,杜秀本不情願,心想一萬人馬如何抵擋木華黎大軍十萬人馬,但又不敢違抗張致命令,只得悻悻而去。

杜秀率領一萬人馬剛到紅羅山,還沒有來得及修建防禦工事,木華黎大軍就殺到山腳下。

木華黎見臨海軍還沒有在紅羅山修建防禦工事,趕緊命令全軍開始向駐紮于山上的臨海軍發起進攻。

杜秀所部雖然佔據有利地勢,但是畢竟只有一萬人馬,且大多是臨海建國以後徵集的新兵。而木華黎大軍共計十萬人馬,是從二十多萬金軍降兵裡面挑選的精兵,戰鬥力明顯強於臨海軍。

杜秀心想,我軍雖然居高臨下,可以阻擋木華黎大軍兩、三天,但終究會被他們打敗,按照蒙古人的性格,肯定會被全部殺死,莫若現在就投降蒙古大軍?或許還有一條生路。

於是交戰僅半個時辰,杜秀即宣佈投降木華黎大軍,親自到蒙古營寨向木華黎乞降。並向木華黎稟報了張致率領八萬人馬奔襲興中府的秘密軍情。

木華黎又驚又氣,趕緊任命杜秀為錦州知府,讓石抹明安率領兩萬人馬和杜秀所部前去收復錦州。自己則率領八萬人馬回師興中府增援。

張致率領八萬人馬來到興中府城下,城內僅有兩千蒙古步兵守城,張致即指揮八萬人馬攻城,當天晚上即攻下興中府,並上城牆佈防。

張致命令手下將領劉琰率領兩萬人馬移師興中府東北方向二十餘里處的永德縣城駐守,命令另一名將領田和尚率領兩萬人馬移師興中府東南方向三十餘里處的神水縣駐守。自己則率領四萬人馬駐守興中府,三座城池呈犄角之勢,共同防禦木華黎大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