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章 野狐嶺之戰(四),元太祖鐵木真,丹霞溢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馳騁疆場了。
朮赤臺說完這句話就嚥氣了。
成吉思汗抱著朮赤臺,久久不願放下。
經清點傷亡,又有兩萬多蒙古騎兵戰死。 成吉思汗懷著十分難過的心情,和其他將領一道送朮赤臺等人下葬。
至此,將近一個月的野狐嶺之戰結束了,女真騎兵中路軍、東路軍將近二十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沒,西路軍也逃亡殆盡。而蒙古騎兵雖然也損失三萬餘人,但是卻取得了這場戰爭的決定性勝利!
野狐嶺之戰中,為什麼國力弱小的蒙古,卻能戰勝比它強大幾十倍的金國?首先從最高統治者來看,成吉思汗從小生於亂世之中,三歲習武,九歲就能獨當一面,二十歲開始指揮戰鬥,他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喜歡讀書,尤愛兵法,艱苦的環境、殘酷的戰爭把他造就成雄才大略、用兵如神的一代天驕,他不但善於用兵,更善於用人,許多高階將領都是從普通士兵甚至奴隸中選拔,而且大膽啟用外族將領,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是能幹之人,都可以為己所用。而金國皇帝完顏永濟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碌碌無為、昏庸無能,也不善於用人,手下盡是庸才,象完顏九斤、完顏承裕等人,雖然忠勇,但無軍事智慧和指揮能力,同樣的錯誤犯了又犯,而更多的女真將領如胡沙虎等,面臨強大的敵人只知道逃命。
其次在軍事方面,在成吉思汗長年累月的訓練下,蒙古騎兵具有駕馭馬匹和使用武器的高超本領,能夠在攻擊敵人時勇往直前,能夠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他後面的敵人,能夠吃苦耐勞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更重要的是能夠絕對做到“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不論面對多麼強大的敵人都會服從命令,特別是收到成吉思汗衝鋒的命令更是奮不顧身的往前衝。而金兵雖然也以騎兵為主,但隨著女真貴族入住中原,金國朝廷不斷南移,日趨文弱、驕奢淫逸成為女真騎兵一個相當普遍的現像。
再次在民族政策上,大蒙古國征戰過程中不斷吸收優秀的其他各民族將領來充實蒙古軍隊,尤其是大量的吸收契丹和漢族士兵,並提拔重用,到野狐嶺之戰結束時,契丹、漢族將士的數目已經超過蒙古大軍所有兵力的三分之二。而女真統治者入主中原以後,千方百計將漢人、契丹人等其他民族貶為奴隸,逼得漢人、契丹人等民族紛紛進行反抗。女真貴族為削弱漢族、契丹等民族人民的反抗鬥爭,同時也為了彌補金國龍興之地東部地區勞動力之不足的問題,不斷強制能工巧匠和大量農民遷往東部地區,大量漢人、契丹人被強制遷徙到東部地區後從事苦力勞動,這些措施讓漢人、契丹人等民族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所以才出現蒙古騎兵打過來後,金兵其他民族士兵紛紛丟盔棄甲、舉手投降的情況。
另外重視驛站建設和情報收集也是蒙古戰勝金兵的一個重要原因。成吉思汗非常信奉“孫子兵法”上面的這麼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讓耶律阿海管理的驛站部就是專門為蒙古大軍收集情報的,另外鎮海管理的商稅部、哈珊管理的行業部都在負責收集情報。大蒙古國建立後,蒙古商人的足跡就遍佈天下,金國境內就有不少蒙古商人,他們不但為大蒙古國創造物資財富,還向蒙古大軍提供了大量金國的情報。反觀金國,對蒙古缺乏充分的認知,完顏永濟等高層統治者對於蒙古的瞭解甚至還不如百年前他們的先祖,他們一直認為蒙古是個原始國家、奴隸國家,絲毫不把蒙古放在眼裡,妄自尊大、閉目塞聽,對成吉思汗的崛起視而不見,致使蒙古乞顏部逐漸做大,進而統一蒙古草原,建立大蒙古國,有了和金國爭奪天下的資本。
野狐嶺之戰以金國失敗、蒙古勝利而告終。金國皇帝完顏永濟及其高階將領用人不當、賞罰不明、保障不力、坐失戰機。而成吉思汗則集中優勢兵力,充分發揮蒙古騎兵優勢,大膽吸收其他民族士兵為蒙古步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