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MM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頁,穿成科舉文裡的嫡長孫,MM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津哥兒亦十分刻苦,端筆端得額間冒汗,只要夫子不喊停,他便咬牙堅挺著。
&ldo;每一個字裡頭,以你們之見,甚麼最重要?&rdo;葛夫子問。
裴少淮前世並未專門練過書法,自然不懂,只能照著自己的理解回答,道:&ldo;學生以為是筆劃,一筆一劃方成字。&rdo;
&ldo;你呢?&rdo;
津哥兒應道:&ldo;我同大兄想的一樣,從一筆一劃入手,由簡到難。&rdo;
&ldo;非也。&rdo;葛夫子耐心解釋道,&ldo;若將字比作房屋,這一筆一劃就好比是屋子的木樑,不管是多好的木材,若是搭建不當,一推便倒,並不牢固。是以,寫字,最重要的是掌握其結構。筆劃只能成形,結構才能成美。&rdo;
後邊的課堂裡,葛夫子又細細跟他們介紹了各類字形的結構。
兩兄弟恍然大悟。
至於選擇甚麼樣的字帖來仿練,葛夫子亦有自己的見解。他道:&ldo;讀書人追求科考,館閣體圓潤端正,筆勁內斂,最適合考場內書寫,於是深受讀書人追捧,這本無錯。……只不過,以我之見,倒不急於一開始就以館閣體為帖,限制了自己,你們若是將腕力、技法練好了,日後想寫館閣體,不過水到渠成的事。&rdo;
葛夫子是見兩個小子頗有天賦,才說了這樣的話。畢竟,換了那不善寫字的,規規矩矩練館閣體,是最有效率的。
每次課堂結束,葛夫子都會給兄弟二人一張紙,右下角蓋有葛夫子的章,他道:&ldo;今日讓你們回去練的字,你們要練好了,才能謄在這張紙上,僅此一張,不得塗改,下次課堂交給我。若是敢敷衍,叫我看出來了,可要打手板子。&rdo;
於是,每日下了學堂,兩兄弟只能苦哈哈地留下來練字,不敢麻痺,都寫好了,才會一同回到各自院裡。
等到月末,葛夫子會將他們交上來的字拿出來,擺在一起,道:&ldo;自個兒瞧瞧,可有長進。&rdo;十分直觀。
如此訓練之下,淮津兩兄弟的書寫能力,循序進步。
……
再說那教讀書習文的曹夫子,他的教學方法則傳統得多,他把教其他孩子的法子照搬過來,直接用在淮津兩兄弟身上。
應裴璞的意思,曹夫子不必再教《三字經》《弟子規》等蒙童書籍,可直接從《四書》開始。
曹夫子的教學法,可以稱之為&ldo;包本法&rdo;[3],和後世的&ldo;填鴨式教學&rdo;,頗為相似。
每日一開堂,行禮之後,曹夫子坐在講榻之上,道,取出某書,翻到某卷。然後開始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帶著淮津連兄弟讀書捲上的內容。
中途並不講解。
讀完一遍,翻回去,從頭再來,如此反覆三遍之後,便到了下堂的時候。
曹夫子道:&ldo;回去將今日學的,仔細背下來,明日我要考校。&rdo;
如此反覆。
這&ldo;包本法&rdo;的精髓便在於,趁學童小的時候,先教他們把四書五經背下來,背得滾瓜爛熟,等到年歲大些,再慢慢講解含義,年歲愈大,領悟愈為深刻。
倒不是曹夫子敷衍了事,在大慶朝,各家學堂私塾,教導幼童時,皆盛行此法。他們覺得,學童年歲小,講了也不甚明白,倒不如先背下來,把底子打牢,再慢慢消化。
對於此法,裴少淮談不上反對或是支援,既然盛行,自有它的用處。那縣試、府試裡,所考的帖經題,不就是要考生一字不差地將原文默寫下來嗎?這是科考路上的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