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節,強寵無道,歌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用之人,只是少了歷練,缺乏調、教,假以時日,這些人都能派上大用場。
但這些,顧母不會倚老賣老去怎麼說教,阿璃本只是小商賈出身,能做到這樣已經是遠遠超出她這出身該有的見識了。這不是一個會被固有見識禁錮的孩子,只要她想,她就會找到出路做出來。由她自己摸索出來的道路往往比別人強行灌輸給她的更切實有用。
那茶莊,這茶樓,不就是她一手建的麼,顧臻就只打了個下手,連銀子都是阿璃自己掏的。
如今又買下五座山,恰好將四明山圍在中央,連成一大片,顧臻在山下修了堅實的道路可供往來,又在每座山下都建了安置將士親屬的房子,如今再站到四明山上看,看到的再也不是荒山野嶺,而是一片片錯落有致的村落,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正是顧母曾經最嚮往的世外桃源景象。
四明山下還開了幾間鋪子,賣豬羊肉、賣雞蛋、賣山上打來的獵物、村婦們織的麻布,結實又牢靠,軍屬娘子的刺繡、鞋子什麼的,今早乘船過來時,還有人給她塞了新鮮出爐的包子和烙餅。
趙寅成是江陵城新上任的縣令,上任還不到半年時間,根基很淺,有林文淵的前車之鑑,在江陵城行事便有些畏首畏尾,深怕得罪了顧侯,一不小心惹禍上身,所以,平素沒事,有多遠他便躲多遠。顧侯不找上門他也不會主動來獻殷勤。
這回侯夫人開茶樓,他卻不得不登門道賀,卻是有原因的。他這個官是益州刺史舉薦的,而益州刺史喬允是太子的舊部,前番冒州被太子親自巡查出“盤剝鄉里、民不聊生”這樣的問題,太子倒是一句話大義滅親了,但這口怨氣卻是一直記得的。
據聞冒州在這邊兵鎮當兵的將士家人親眷往江陵遷了一大半,如今都安置在侯夫人新買的五座山上,上頭便讓他來探探口風,偏巧,那邊的山因為如今是私地,他前幾日派人想混進去查查剛冒了個頭就被扔了出來。這不,只得親自來盼盼關係。
趙寅成這邊剛縮頭縮尾地進來,那頭便被眼尖的人看見,稟報了後面水榭中的顧臻。於是,趙寅成還沒坐穩,就被顧臻請到了後院。
“趙明府來得正好,本侯正有要事相商。”
趙寅成趕緊打躬作揖,他得罪不起太子,更得罪不起這位活閻王,“顧侯有事,旦憑吩咐。”
顧臻擺擺手,叫他坐下說話。
趙寅成正襟危坐,大氣不敢出一口。
顧臻和藹可親地給他倒了一盞剛煮好的茶,“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我看軍營之中,好多子弟都未成家,他們年紀也到了,也該好生說些妻室,明府是一方父母官,你看看,官媒那邊可有合適的小娘子,帶給我兄弟們看看。”
趙寅成汗流浹背,他怎麼有一種土匪搶親的感覺呢?
“顧侯說得是,我這就著手去辦!”
第70章
趙寅成當天便發了一張告示,讓年滿十五,未婚配的良家小娘子,即日去官媒登記報到。如今是太平盛世,戰亂不多,朝廷也並沒有出什麼逼婚的號令,所以十七八嫁娶的比比皆是。今日一聽官媒要動作,這可嚇壞了江陵城的老百姓。
城中富戶,立刻遣媒下聘,但這趙寅成雖然膽小,卻是個有手腕的,官媒私媒沒一個遣得動。無媒不成婚,老百姓無可奈何之下,只得帶了自家女兒,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往官媒送。
趙寅成噴嚏連連,無端遭了許多詛咒和白眼,這才明白為何這種事那位侯爺要交給他去做,實在是吃力不討好。
但一面,他還得顧忌自己的名聲,解勸道:“顧侯要給屬下娶妻,這是好事,你們何必這般苦著臉?劍南道近年也十分太平,也不用擔心嫁過去就當寡婦,還有顧侯照顧,哪裡不好?”
“明府何必哄我們?聽說嫁給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