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廢俱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大戰,鄭和下西洋,三廢俱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天後的清晨,在預先選定好的戰場上,雙方拉開了兵馬。阿魯臺為了充分發揮己方騎兵的優勢,把戰場選定在了一片開闊地上。蒙古軍在北面列陣,明軍在南。且看雙方兵馬盔明甲亮、旗幟鮮明、殺氣騰騰,已經做好了決一死戰的準備。蒙古人這邊武士的裝備都差不多,每個人基本上都有一支弓,一壺箭,一杆長槍,一柄彎刀,遠則用弓,衝鋒用槍,近身用刀。按照阿魯臺的安排,瓦剌部的人在前,韃靼部的人在後,而且韃靼部的人都得到了命令,一旦前面瓦剌部的人有後退的跡象定斬不饒。明軍這邊陣容齊整,蒙古人最忌憚的神機營站在最前面,五千名火槍手站成三排在大軍前面一字排開,火槍手之前立著一排拒馬,每一名火槍手旁邊都有一名盾牌手護衛,這一萬人之後是一萬長槍手,一萬長槍手之後數十門火炮一字排開,後面是二萬弓弩手,戰線的兩旁是三千營的騎兵。在戰線後的一處小山坡上,華蓋之下立著一人,銀鬚銀髮,騎著一匹棗紅馬,穿著一身明晃晃的盔甲太陽一照爍爍放光,正是大明皇帝朱棣。左邊一位文臣,正是楊榮,右邊一位宦官,正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廠督陰奉陽。

朱棣現在可說是志得意滿,他一生征戰無數,五伐漠北,終於等到這個可以一勞永逸消滅蒙古人的機會了。他打眼一看,見對方的陣式瓦剌部在前,韃靼部在後,立馬明白對方相互之間不信任,韃靼部有意讓瓦剌部當炮灰先衝鋒。為了更加迷惑對方,朱棣臨時起意,需要一個人向對方傳遞一個口信,但是代價是這個人很有可能被當場射死。

朱棣讓張輔找一個敢死之士來完成這個任務,張輔當即衝著將士們叫道:

“陛下現需要一人向瓦剌傳遞訊息,大軍之中可有不怕死的,如果活著回來,賞金百兩,如果死了賞金千兩、賜田千頃、子孫後代封爵,有沒有敢去的!”

聽英國公張輔這麼說,眾人都明白很明顯去了就是九死一生。雖然賞賜很豐厚,但是不到一定份上,誰不想好好活著呢。因此英國公張輔叫了半天也沒人應聲,張輔有些氣惱道:

“都是刀頭舔血過來的,難道連一個不怕死的都沒有嗎?你們難道都是些貪生怕死的鼠輩嗎?”

張輔說到這兒人群中終於有人激受不住,分開人群,高聲叫道:

“小的願往!”

張輔一聽聲音不是從前面發出的,而是後面輜重營傳來的。張輔回頭一看見說話的是個三十上下的青年,身上穿的是火頭軍的衣服,正是常國忠。常國忠聽見張輔招募死士,血氣翻湧、頭腦一熱便站了出來。

張輔見他穿著火頭軍的衣服,有些輕視道:

“你一個火頭軍瞎摻和什麼,快快退下。”

常國忠知道這是難得的翻身機會,他必須抓住。

“國公,請讓小的試一試吧,小的不怕死。”

張輔有些犯難道:

“不是你怕不怕死的問題,只是讓你一個火頭軍去,未免讓蒙古人輕視我大明。”

“國公,給我換身衣服也就是了。”

“好吧,既然如此就讓你試一試。”跟著張輔讓人給常國忠拿一套盔甲來,同時牽過來一匹馬,常國忠換上盔甲後,張輔問道:

“你會騎馬嗎?”

“會!”

常國忠話音剛落,雙腿一發力,平地而起,一下子就跳上了馬背。常國忠動作如此乾脆,倒是讓張輔微微吃了一驚,問道:

“你叫什麼名字?”

“小的常國忠。”

張輔突然想起來了,他聽人提起過常國忠的事,萬沒想到就是眼前這位年輕人。

張輔鼓勵道:

“好,不愧是開國國公之後。”跟著張輔告訴常國忠等會到了瓦剌那邊該如何如何說,常國忠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鄭和下西洋

三廢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