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廢俱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章 臨陣退縮,鄭和下西洋,三廢俱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向你投降。功勞有我們一份,投靠過來的人也應該有我們一份。”

李義秋輕蔑的看了一眼哈立德等人,然後嘲諷似的說道:

“你們就是眼紅了,要是真有能耐的話,現在寶船上還有很多人,你們去把他們都招降了,到我這打秋風算什麼本事!”

哈立德等人一聽立刻漲紅了臉,反擊道:

“好,你不是認為自己能耐大嗎。那好,所有的俘虜都歸你,我們現在就走,看你一個人能不能對付得了‘王景弘’。”

說著哈立德等人轉身往外就走,走是走,但是步伐比平時慢了很多,意圖很明顯,他們就是以撤兵來要挾李義秋,李義秋當然也明白他們的意思,他也深知一旦哈立德他們撤走了,自己這夥人單槍匹馬絕不是訓練有素的明軍的對手。

說話間哈立德幾個人已經走到了大帳門口,他們特意停頓了一下。當然他們也不想就這麼走了,畢竟寶船上還有無數的奇珍異寶等著他們呢。哈立德等人見李義秋沒有讓步,用力的掀開門簾,大踏步的走了出去,然後再用力的撂下,同時發出“哼”的一聲,故意讓李義秋聽見。終於還是李義秋先坐不住了,他實在離不開哈立德他們的幫助。李義秋趕緊出來叫住哈立德等人,把他們請回了大帳。

哈立德等人一看李義秋終於服軟了,心裡面樂開了花,但臉上卻依舊傲慢。

“各位,我李某不是個小氣的人,沒必要為了幾個俘虜傷了大家的和氣。咱們就此約定,無論是誰收留大明的人,都要和其他三家平分,各位覺得如何。”

哈立德點了點頭,粗聲粗氣道:

“這才像話,咱們四家一起出力,戰利品就應該一起平分。”

於是李義秋把投奔過來的人分成四份,每家分一份。這回投降過來的人心裡不高興了,他們之所以優先選擇投奔李義秋,是因為南洋離大明很近,當地本身就有很多華人或華人後代,語言、生活習慣等等都非常相近,比較容易適應。如果去別的地方,氣候、宗教、生活習慣、風俗等等都與大明大相徑庭,比方說印度,氣候炎熱、滿是瘴氣,他們可都記得“鄭和”就是在古裡得了怪病死的;再比方說天方,那裡全是穆斯林,他們華人去了,勢必要改信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有很多禁忌:不能飲酒,不能吃豚肉(為避諱明王朝皇姓朱,所以把豬叫做豚)等等,眾人會非常不適應;至於木骨都束,他們覺得更難以忍受了,這地方除了少數阿拉伯商人外,全都是黑人土著,連話都聽不懂,怎麼生活。留在李義秋這邊的人鬆了一口氣,被分配到別的地方的人一個個垂頭喪氣,他們無力反抗,只能聽從安排。

哈立德等人明顯對李義秋不放心,為了防止他藏匿投奔過來的人,古裡、麥加、木骨都束三家都派來人員監視李義秋。他們也不等李義秋接納之後再分配,而是對方一上岸,他們就把人給分了。投奔過來的人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們明明是來投奔李義秋的,最後卻被印度人或者阿拉伯人帶走了。有的人極力反抗,有的人一看勢頭不對,又鑽回水裡跑回去了。甚至有已經分配到木骨都束、古裡、麥加的人,趁著半夜又回到鄭和那邊的。這些人一回去,寶船上的人就都知道了,如果投降過去,分配到哪不一定,去南洋倒還好些,如果是去別的地方那可真要仔細斟酌斟酌了。如此一來,投降的人便一天比一天少了。哈立德等人看著分給自己的人越來越少,同時不斷有人跑回去,於是三家又聯合起來找到李義秋,要他解釋為什麼投奔過來的人越來越少,李義秋一看他們幾個氣就不打一處來,反過來質問他們:

“人為什麼越來越少,你們心裡難道就一點數都沒有嗎!本來我這邊接收的好好的,照我這個速度再有幾天,‘王景弘’就成光桿將軍了。就是因為你們幾個非得來裹亂!寶船上的人一看要去什麼鬼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鄭和下西洋

三廢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