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廢俱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起航,鄭和下西洋,三廢俱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永樂三年,劉家港,方圓近千里的人都聚集在港口處,目睹著千百年來破天荒的盛況。只見泊地上停靠著無數的船舶,立著的桅杆遠遠望去幾乎像一座森林似的。正中間停靠著一艘巨大無比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周圍的稍小一些的船如眾星拱月一般簇擁著這艘寶船。寶船中間的主桅杆將近三十丈長,上面懸掛著一張巨大的條幅,整條巨幅是用一整張巨布裁成,用料是安南國進貢的最上等的猩猩絨。這猩猩絨是安南國以猩猩血染制而成,每年嚮明朝進貢三丈六尺,因此製成這面巨型條幅幾乎用上了有明以來洪武朝二十多年的宮中存餘。再用金絲繡上巨字,太陽光一照發出耀眼的金光,晃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上面繡著“大明敕命招撫海外各番國三寶太監鄭”一十六個大字。

眾人正往裡擠想一堵寶船尊容的時候,突然三聲號炮響,眾人抬頭一看正當午時,正是起航的黃道吉時。跟著從港口外傳來一陣鑼響,然後是吉祥歡快的樂曲。站在高處的人往鑼聲響起的地方一看,一隊人馬正往這邊走來。隊伍中打頭的兩列士兵個個衣著光鮮、虎虎生風,每個人手裡都捧著一個木牌,木牌有一人來高,在這些壯漢手裡捧得穩穩當當。上面寫的都是官號,右邊第一塊木牌上寫的是:“內官監正使鄭”,左邊第一塊木牌上寫的是:“御用監副使王”,後面跟著的各種各樣的官號名銜。然後是一隊大約有五十人左右的樂隊,此刻正賣力的演奏著。樂隊之後就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也就是這隻龐大的船隊的正使、副使,兩個人都穿著大紅的官袍,披著黑色的披風,騎在高頭大馬之上。右邊的就是正使鄭和,左邊的是副使王景弘。後面跟著一輛輛馬車,馬車上都是寶箱,寶箱裡裝著送給海外各國的珍貴禮物,絲綢、珠寶、金銀、瓷器、茶葉等等不計其數。

在隊伍的前面自然有當地的衙役分開人群,形成了一條通道,直到那條最大的寶船。隊伍到了寶船之後,先把大明皇帝賜予的王命旗牌請上寶船,然後鄭、王二人才登船出發。

隨著一聲炮響,各船根據安排好的出港順序依次升起船帆,整個二百多條船的船隊分成五營,分別是:前營、中營、左營、右營和後營。前營先升起船帆,即使這只是船隊的的一部分,但是幾百張船帆同時升起,就彷彿在海面上升起一朵白雲一般。前營首先出港,緊跟著是左營、中營、右營,最後是後營。整個過程耗時將近四個時辰,到了掌燈時分所有的船才全部離開了劉家港,駛向已經是漆黑一片的大海了。每條船上都掛上了燈籠,用來標識自己的位置,整個船隊行駛在大海上,彷彿黑暗中游動的一條發光的巨龍。

船隊要先去福建長樂太平港等候季風,然後才能駛向南洋。船隊的第一個目的地是安南國的占城,然後去暹羅國。每到一地這隻巨型船隊都會引起當地人的聚集圍觀,所有人都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對船隊的規模和寶船的精美讚歎不已。鄭和和王景弘也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彰顯了天朝上國的威儀。安南國王和暹羅國王都是親自帶領文武百官迎接,鄭和賜予他們珍貴的禮物,同時也會購買當地的特產。離開了暹羅之後,船隊直撲滿剌加,準備去往天竺。

這天船隊正在正常行駛,突然前營發來訊號說是發現有漁船遇難,鄭和急忙命令前營派船救人。不一會的功夫就把人給救了上來,發現這人已經氣息微弱,因此急忙用小船送到了寶船上,因為寶船上有隨行的醫師。醫師急忙施救,但是發現已經無力迴天了。鄭和請醫師讓開親自摸了摸他的脈搏,發現很微弱,又摸了摸他的額頭,冷的像冰塊一樣,看樣子是因為在海水中泡的時間太長了。

“大人,此人已經救不回來了。”醫師說道。

鄭和沒有理會醫師的話,命人除去落水者的衣服,露出上半身,然後讓他坐在地上,鄭和的手掌按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鄭和下西洋

三廢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