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3頁,老祖宗她是真的狂,燕小陌,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事也就這麼了了,大家也都沒放心上,主要是被另一茬事給勾去了注意力。
還是信王那老東西幹的好事,他發了一檄文,義正辭嚴的指責端午龍舟的刺客,乃夏國前雍太子打著其號的餘孽亂黨所為。
檄文寫得措辭嚴厲,大概意思就是說餘孽毫無人性,枉殺無辜,小人行徑,企圖禍亂大慶,又說前雍太子只得一遺脈便是已為閔親王妃的崇陽郡主,其餘所有自稱遺脈者皆為亂黨餘孽冒充,夏氏宗族概不承認。
而這個檄文,會在早朝後張貼在城門的告示欄上,以告天下。
信王乃是現在的夏氏的族長,掌管著那已是薄得可憐的族譜,他既是這麼說,等於斬斷了外頭那所謂前雍太子遺脈認祖歸宗的後路,便是以後哪怕餘孽光復大夏了,他們夏氏也是不承認其為正統的。
也就宋慈不在,她要是在的話,只怕會忍不住嗤之以鼻,正統不正統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拳頭夠不夠硬,這拳頭夠硬了,看誰敢逼逼?
至於宗族,有野望的,就不能另開一宗另立一譜麼?
而百姓,才不管你是不是正統,又是誰當皇帝呢,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小家和個人利益,是否能安享太平,安居樂業。
所以啊,這所有的陰謀詭計還有義正辭嚴,都只能歸咎在有沒有實力。
實力代表著高度,這是沒錯的。
信王這一檄文於朝堂中宣讀,整個朝野皆是安靜如雞,看向安坐龍座的楚帝。
楚帝居高臨下的看著百官,淡淡地道:「信王大義。」
這是準了。
信王心頭暗吁了一口氣,自家老太婆那對皇上大不敬的罪名,算是過去了。
忽然,有一道目光落在身上,讓他格外不舒坦,像是被一頭狼給盯上了似的。
信王下意識地看過去,卻是沒察覺到什麼異樣,倒是算是他侄婿的閔親王,向他含笑頷首。
信王回了個笑容,想起昨日崇陽那孩子也守了且兒小半天,心中微微泛暖,盼著她這個歸宿,能讓她安享晚年。
檄文在早朝後張貼出去,百姓譁然,無不在討論,卻也不敢大聲討論,畢竟那都是前朝夏國餘孽,提得多了,少不得要被當作奸細抓起來。
而某處密室,則是被砸得一片凌亂。
老者嘆了一口氣,他就不同意對夏氏動手。
青年男子陰鬱地道:「信王那個老匹夫,終有一日讓他痛不欲生。」
第800章 夏氏辦喪
端午龍舟死了好些人,宋慈他們這一家是分散著去各家弔唁,宋慈年紀大了,又受了周公公提示,便是去了夏氏族群那邊。
一來她身份尊貴,也算是給夏氏宗族體面,這二來麼,她這不是和宋令釗合力救了那小王爺麼?
所以這次前去,她帶著宋令釗去了,至於媳婦們,則是前去各家。
沒辦法,這次刺客事件死的人可不止一個夏氏宗族,還有幾家,只能分散著嘍,而宋家下一代還沒成親呢,想找個孫媳婦陪著,是不太可能的。
而帶宋如薇,那她的年紀還小,並不適合,只能由宋令釗陪著了。
好在,宋慈在馬車上就已經跟宮嬤嬤瞭解過了,憑著她的身份,去走個過場也就夠了,不用逗留多久。
夏氏當年投降的時候,先帝專門撥了一大塊區域給他們群居,方便管理,這麼些年,夏氏也沒挪過地方,只是隨著人口發展,實在擠不下去了,就上書皇上,買下週邊的宅子拓寬。
宋慈到的時候,見那片區域已是掛上了白燈籠和白幡,迎著微風輕揚搖曳,而各個門前,下僕穿著麻衣,腰間扎著白布巾,每有人前來弔唁,就敲響鑼鼓,燒一串鞭炮。
宋令釗先下了馬,來到宋慈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