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開了天眼!,重返1987當首富,乘風破浪,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合對比了很久之後,才作出的決定。
李秀成分別用拖拉機各拉了一車。
工具加木材,總共花費七百多塊。
“秀成,硬楓木和松木雖然都是好木材,但跟原本這些檯球桌用的桃花芯木比,還是有差距。”
“特別是臺子,必須得夠硬,否則以後打不了多久,就得變形或者凹陷。”
劉永剛藉著休工傷假的理由,幾乎天天都紮在廠裡研究檯球桌。
現在已經把之前廠裡進口那批檯球桌,研究透了。
“劉哥,咱們買的這批木材,只做桌腿和桌簷。”
“臺子,我們用青石板!”
李秀成雖然沒造過檯球桌。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他知道,這時候的檯球桌臺子,都是硬木板。
但硬木板的臺子不管再好,終究還是有變形的一天。
後世隨著技術革新,檯球桌的臺子,大部分都已經改用大理石、青石板等石材質地。
徹底解決時間長了臺子變形問題。
而現在李秀成就要佔據這個先機,
讓自己生產出來的檯球桌,擁有技術上的領先!
“青石板?”
旁邊的胡長安立馬叫出聲:“老家不就滿山的青石麼?”
“對!”
李秀成點頭。
他和胡長安都是長寧縣八里鄉人,老家到處都是種不出莊家的石頭山。
所以長寧縣也是出了名的窮。
直到90年初,隨著基礎建設逐步拉開。
一些專家來到長寧縣,才發現那些石頭山就是寶藏!
特別是八里鄉的青石質地最好。
於是陸陸續續很多外地商人,來到了長寧縣開設採石場。
八里鄉更是成為無數人擠破頭都要扎進去的寶地。
長寧縣短短几年就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材出產加工基地,八里鄉青石也成為了一張名片,產品遠銷國外。
拍了拍胡長安的肩膀,李秀成叮囑道:“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讓劉哥把尺寸告訴你,一定要選最好的青石板。”
“放心吧,我從小就在石頭堆裡滾到大,別的不行,選石板我可厲害著呢!”
胡長安拍著胸脯應下來。
“動靜小一點,別人如果問你拿來幹嘛,你怎麼說?”
李秀成問道。
胡長安抓了抓後腦勺:“我就說用來砌豬圈!咋樣?”
“不錯!”
李秀成笑了笑。
當天下午,就給了胡長安500塊錢,讓他啟程回老家。
現在。
八里鄉的老百姓,還把寶貝當糞土。
用青石來砌牆、貼院壩。
沒有人會想到,那些石頭山就是金山銀山。
李秀成當年是親眼目睹過,各方勢力為了爭奪地盤,鬥得如何慘烈。
所以,
用青石板做檯球桌的事情,他不想驚動任何人。
等檯球桌廠賺到第一桶金後,他必然要第一個殺進這個暴利行業,搶先紮下根!
正如周建軍說的那樣。
這輩子是開了天眼,那就要對得起這雙天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