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節,桓容,來自遠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聲道,“木匠石匠,工巧奴出身,年四十五以上者,均速速報來,府君另有安排。”
職吏各司所職,事情有條不紊的安排下去。
徵發來的流民不乏有見識者,很快發現事情有些不對。鹽瀆縣令的這些命令,壓根不像是為北伐做準備,倒更像是要將三千人盡數留下,充入縣城丁口。
但是,可能嗎?
懷揣著疑問,眾人依照要求分列,向記錄的職吏報出姓名、年齡、籍貫和擅長的手藝。
桓容本想著,天上掉餡餅的事可遇不可求,這批流民中未必能挖出多少寶。哪料想,第一天就網上一尾,不,三尾大魚!
潁川荀氏,潁川陳氏,潁川鍾氏!
凡是讀過三國演義,對荀彧,陳群和鍾繇的名字必不陌生。這幾條大魚並非出自嫡支,而且遭逢戰亂,親人離散,學識比不上先祖,但見識和本領仍超出常人。
看著記錄下的名字,桓容嘴角咧到耳根。
發財了,發大財了!
如果次次都能這樣,他不介意多吃幾桶飯,多坑渣爹幾回。
不過,有了這次教訓,估計渣爹輕易不會給他寫信,寫信也未必會蓋上私印。事情可一不可再,想要繼續坑爹,必要另覓蹊徑,再尋他法。
“這幾人另外記錄,派人留心觀察。”
“諾!”
職吏領命,桓容心滿意足走人。
之所以沒有馬上將人迎入縣衙,是他留了個心眼,有才不假,人品還要再查。萬一遇上哪個有才無德,兩面三刀的,哭都沒地哭去。
桓容倍加小心,姑孰派來的探子和刺客有些傻眼。
縣衙圍得像鐵桶,無法靠近目標五十步距離,他們還行的哪門子刺?
桓容離開北城,返回縣衙途中,頭頂傳來鷹鳴。仰頭望去,是北去的蒼鷹歸來。
“噍——”
鷹鳴聲中,蒼鷹盤旋兩週,落到車架前。鷹腿上沒綁竹管,只有一張絹布。
解下布料,桓容仔細展開。
“慕容垂拒命不還,氐人發兵陝城。”
“船隊五日後抵達,璟隨船。”
看到第一條,桓容並不感到吃驚。除非慕容垂是個傻子,否則絕不可能乖乖交出兵權,伸出脖子任人宰割。
至於第二條……桓容摸摸下巴,算一算秦璟上次離開的時間,以兩地的距離和現下的環境,這位南下的次數是不是稍顯頻繁了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