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趙十一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節,嫁給皇家老男人(反穿),趙十一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飯則是兩人共用一個飯碗的意思………
甄停雲看著上面一連串的數字就覺得頭疼,只得抽了一張草稿紙,開始在上面畫圈,一個圈是飯碗,圈裡記兩人,表示兩人合用一個飯碗;一個圈是湯碗,圈裡記三人,表示三個人合用一個湯碗;一個圈是肉碗,圈裡記四人,表示四個人合用一個肉碗。最後,她畫了個大圈,將這三個圈都包含在內,又寫了個六十五,表示一共六十五個碗。
於是,這道題也算是表達清楚了,能夠理解了。可,這又要怎麼算啊?
甄停雲又頭疼了,她算學基礎實在不深,看著這些題目,心裡還有些慌——這還只是算術題的第一題,這要是答不出來,下面的題目肯定更難,這可怎麼辦?
不過,她很快便穩住了心思,這上面的數字其實並不算很大,如果一時想不到更簡單的解題方法,也可以用笨蛋式的演算法來粗暴解題:
十二個人,一共是用六個飯碗,四個湯碗,三個肉碗。
六個碗,加四個碗,再加三個碗,可得十三個碗。
若以十三個碗為一摞,那麼六十五個碗就能分成五摞。
一摞十二個人,五摞就是六十個人。
甄停雲算出了答案,雖然還有些不確定但還是的長舒了一口氣,接著又往下看,心情也漸漸放鬆了下來——其實只要不慌,慢慢的解題,似乎也不是很難嘛。於是,下面的兩道算術題很快便被甄停雲尋到了解題思路,也都解了出來!
不得不說,這題目竟是比甄停雲想象中的更加簡單,所以,她很快便寫完了全部的算術題,然後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最後一道策論題上。
著道策論題看似簡單,彷彿是讓人解答聖人之言,且這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乃是出自《論語》,讀過書的差不多也都是知道的,堪稱是千古名句,眾所周知。所以,策論出這句彷彿就是一道送分題。
可若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就會明白,就會發現這道題另有深意。
要知道這句“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還是有好幾種釋義的。比如說,本朝普遍流行的《四書集註》,對於這句的註釋就是“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也就是將“時習”理解為“時常複習”;另外還有一部分人將“時習”理解為“在適當的時間實習”,也就是“學了,然後在恰當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更生僻的解讀。這就是眼下的甄停雲所不知道的了——說不得就有博聞廣記的閨秀千金會特特選那些生僻的釋義,別開一面的解讀聖人之言,從而有別眾人。
所以,這道題應該是讓人從中選擇一個釋義解讀,然後深入剖析,只要能夠自圓其說應該就能過關。若想得高分,肯定還得寫得好,合改卷先生的心意。
甄停雲因著起步較晚,對於學習方法很是在意,索性便選了後一種的釋義,從自身出發說起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因她思路順暢,一路的寫下來竟也是十分流利,一字字的寫下來,洋洋灑灑的寫滿了大半張的草稿。
待她停筆後,重又從頭讀起,逐字逐句的開始斟酌用詞,調整句式,必要用詞文雅,詞句流暢,前後對應,言之有物。
待得她在草稿紙上塗塗改改的寫完了整篇策論,竟是隻剩下小半個時辰。
也就是說,她接下來要在這小半個時辰裡將草稿紙上的答案抄寫到卷面上,因著這涉及書法一門的得分,必得萬分上心,無論是字型和卷面也都是萬萬不能出錯的。所以甄停雲也沒敢掉以輕心,反倒深吸了一口氣,重又拿筆沾了沾墨汁。
然而,也就是此時,她才發現青石硯臺裡的墨汁已經將近乾涸,根本不足以抄寫卷面。
甄停雲不得不頓住筆,重又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