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了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節,我家竹馬是太孫,顧了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代的,只與祖母與母親二人澄清了父親無事的真相,並囑咐她們不可聲張。胡氏與謝氏曉得關係重大,自然守口如瓶,連貼身的下人都不曾與言道。

但納蘭崢瞞下了杜家的事。既然湛明珩說此事尚未查清,她便不能叫家裡人先自亂陣腳。

直至半月後瞞不住了,杜家滿門下獄的訊息一夕傳遍京城,胡氏與謝氏才知其中究竟。

納蘭崢聽聞訊息也很驚訝。杜才寅是在半月多前被看守起來,一路秘密押解入京的,到此也就前兩日的事。可通敵叛國的大案豈能輕易定罪,那是要經過三司會審的,實在不該如此快便牽連杜家滿門。

她為此打聽一番,這才知,杜才寅招了一份供詞,裡頭說到他與羯人合作由來已久,甚至羯商偷摸入境也是經由他手辦成,而這些所有,皆是受了在京為官的二弟及父親指使。

除這份供詞外,杜才寅還呈了與京城往來的信件,經比對,確是杜才齡的字跡無疑。

納蘭崢這下明白了。不論真相如何,人證物證俱在,朝廷必然要將相關人等通通扣押起來審問,至於一併抓了杜家女眷,那是為平息眾憤,暫且給朝臣與忠義伯府一個交代。

胡氏聽說後嚇得險些暈去,被眾人百般安撫才穩了心神。謝氏當即便要去尋謝皇后,幸而納蘭崢及早吩咐岫玉看了她,將人給攔了下來。

她哄好了祖母,就趕去與謝氏解釋:“母親,現下情狀,咱們國公府最好的作為便是不作為。後宮本不幹政,何況是此等通敵叛國的大罪,您這時候去尋姨母一點用處沒有,反會給有心人落了把柄,說咱們納蘭家失了主心骨,沉不住氣了。”

謝氏聽了這番話才生出後怕,攥了她的手問她:“那該如何,那該如何……汀姐兒如何能受得那般牢獄之苦?還有……還有沁姐兒,不說杜知州已被秘密押解入京了嗎?為何不曾聽聞沁姐兒的訊息?”

這個納蘭崢也不清楚,只得繼續安撫她:“您莫急,杜知州既是被押解入京,二姐理應也跟著來了的,我這就入宮悄悄打聽打聽。”

謝氏這時候哪還記得什麼恩怨,只將她當親生女兒一般待了,急迫地抓著她的手道:“崢姐兒,你可千萬得救救你的兩位姐姐……!”

“我會想辦法的,您放心。”

納蘭崢說完就走了,只是方及步至影壁便見府上丫鬟抱了個一歲多的男童來,說是皇家網開一面,將大小姐的哥兒先且送回了國公府安頓。

她點點頭,也沒多理會,只囑咐她好生顧著孩子。可那孩子一直在哭,丫鬟沒大有經驗,心急忙慌兜著哄,與她擦身而過時抖落了一個什麼物件,聽得“叮”一聲清響。

納蘭崢停下垂眼一看,見是一塊白如截肪的玉佩,上頭鏤雕繁複,正中刻了個“昀”字。

孩子鬧得厲害,掙扎著不肯給生人抱,嘴裡一直喊著爹爹孃親。眼見丫鬟騰不出手來,納蘭崢便彎身去替她撿那玉佩,卻是指尖方才觸及便覺異樣。

玉佩光亮無暇,細膩溫潤,瞧著摸著都像頂好的羊脂,更要緊的,她覺得這觸感似曾相識。

這些年她接觸過太多上佳的玉質首飾,其中亦不乏做工精緻的玉佩,卻獨獨只這一塊,叫她生出瞭如此別樣的熟悉來。

太像了……與十三年前那名年輕男客腰間懸掛的玉佩太像了。

她一遍遍撫捋著手中物件,只覺心都要跳出了嗓子眼,頓了良久才起身問:“這玉佩可是小少爺的?”

那丫鬟是國公府裡頭的,因而也不十分清楚,但仍是點點頭:“奴婢想,應是小少爺的無疑,小少爺名中有個‘昀’字。”她說及此神色更肯定一些,“奴婢聽聞,凡杜家子孫,滿週歲時皆要配一塊這樣的玉佩。”

她說完就見小姐出了神,似在細細思量什麼,忽聽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理性情愫

折林十七

我在年代養崽崽

叔喬

我的檢察官先生

江小綠

給男主當師尊的日子裡

金鶴

福滿農門

米飯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