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了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節,我家竹馬是太孫,顧了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一支浩蕩的使節隊伍卻跋涉千里,由西域進了京。
納蘭崢有日未收著湛明珩的信,次日才得他解釋,是因接待西域來使忙得不可開交,這才給落了。
他又非三頭六臂,她自然不會責怪,倒對這所謂西域來使生出些興趣來。只是人在深閨,得來訊息總比外頭遲些,她便去找了弟弟問明情形。
如此才確認,正是狄族王庭派來朝貢的不假。
追溯狄羯二者王庭歷史,也曾一度藩屬於前朝。前朝施其以懷柔,冊封其主,不幹其政,其二王庭則定期派使節進京朝貢,與朝廷和睦共處。
然好景不長,異族終為虎狼,最後反將身為宗主的前朝鬧得一片狼藉,四分五裂。
亂世出英雄,大穆的開國太-祖皇恰逢彼時以鐵血手腕打退異族,一統中土,並於建朝後斷絕了與此二異族的宗藩關係,自此緊閉關門。
可這倆王庭卻有意思,也不知是否約好了刻意挑釁,竟單方面保留了前朝的冊封,與此同時又不盡藩屬之責,拒絕朝貢。
當然,他們來朝貢還得費朝廷的銀錢給予賞賜,大穆才不要這倆臉大如盆的進門。
不過,較之羯人,狄族近些年確實安分許多。王庭的老王年事高了,行事便保守一些,決策亦多主和。挑了如此時機朝貢示好,正是要與那偷摸無賴的羯族比比,彰顯他們狄人的君子之風。
但納蘭崢不這麼想。於根處上講,狄人與羯人並無二致,皆是殘暴嗜血的本性。加之大穆建朝起始又是以武力站穩了腳跟的,那幾乎堪稱全民皆兵的狄羯二族休養完了生息,自然要不服氣,貪得無厭起來。
她不覺得如此民族會有哪一日真心臣服於大穆。此番朝貢,說到底還是為“利”而來,實則便是迂迴著爭取與大穆西境廣通商路。甚至她猜,倘使朝廷不肯鬆口,狄人便會立刻打進西境,叫大穆陷入兩頭作戰的困頓窘境。
朝廷明知如此卻開關放人,是因現下若欲避免再生戰事,除了暫且穩住狄王庭便別無他法。只得配合他們演戲,裝作失憶,不記得已與其斷絕宗藩關係了。
這先禮後兵,趁火打劫的西域來使,絕不是那麼好接待的。自使節隊伍啟程至今已有月餘,湛明珩必然為此日日殫精竭慮,卻總在她跟前與她嬉鬧,甚至前頭她生辰時,還與她逛了花市,絲毫未曾提及半分。
她心裡頭有些不是滋味,便她如今尚且不是太孫妃,也實在對他關心太少了。
納蘭崢因此抄寫佛經為父親祈福之餘,也常向弟弟問起太孫接待使節的情形,這才知,此番使節開道之下,竟還來了狄王庭的世子。
聽聞那宮宴一場復又一場,湛明珩陪吃陪喝陪聊也便罷了,還得陪著狩獵,陪著逛街市,陪著觀望大穆的大好河山……
光用想的便知,皇太孫的臉必然能有多黑就有多黑了。
他自三月結業以來便專心政務,如此一來,做不了正經事不說,以他那性子,哪是耐得住陪人做這做那的。納蘭崢有心寬慰他幾句,便主動寫信與他,說笑問他近日可是酒足飯飽,酣暢淋漓了。
湛明珩立刻殺來一封洋洋灑灑的回信,入目皆是嚼的那麻煩世子的舌根。納蘭崢嚇了一跳,真怕這信半道給人截了去,就此挑起了戰火來。
當然,湛明珩吐苦水之餘還不忘調侃她。信的末尾說,那沒臉沒皮的世子老愛與他勾肩搭背也便罷了,竟還有個挽人臂彎的習慣,不免叫街頭巷尾人人側目,他也因此惹上了斷背之嫌,若不早些納妃,怕就名聲盡毀了!
納蘭崢笑倒在桌案,落筆卻不接招,反勸他顧全大局,儘快納妃,千萬莫再等她這小女娃。
湛明珩見狀更氣得七竅都生煙,許是殺人的心都有了。
如是這般過了些天,傳旨公公忽然造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