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了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節,我家竹馬是太孫,顧了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仔。納蘭崢指不定還做不了氣力最小的那個。
冰雪消融, 韶光淑氣,眨眼便入孟春時節。
納蘭崢一月多來學得不錯,除卻細皮嫩肉的小手難免被弓把磨傷,旁的倒無甚要緊。湛明珩看她看得死,以至她回回不小心落馬都能不偏不倚準準栽他懷裡。
唯獨起始有一遭,似乎是卓木青覺得湛明珩哪處教得不對,便上前來支招。納蘭崢彼時還穩不了馬,被他那蒙著一頭紗布,只露一對眼,毫無徵兆冒出來的模樣嚇了一跳,一個不留神就往下栽了去。
湛明珩因卓木青上前來,讓了個位,站離得遠了些,眼看救她不及,就要叫她摔個臉朝地。卻是卓木青忽然伸手入懷,掏出個什麼物件來,雙臂一揮一展一撈。
結果,納蘭崢被一張大網兜住了。
她驚魂甫定,蜷縮在張力極佳的網裡頭抬眼去看,便見卓木青眼光淡漠地吊著兩隻胳膊,拎著網瞅她,隨即將她連人帶網地丟給了湛明珩,說:“沒碰。”
她很佩服和感激他救人前還顧忌了漢人十分看重的“男女授受不親”。只是始終弄不大明白,他究竟是如何會隨身攜帶漁網的。
衛洵替三人備來了假身份,出世以來的大小紀事俱都齊全了,連七大姑八大嬸都替他們安排了真人,偽得那叫一個精彩。納蘭崢看過後,只覺自個兒似乎當真成了那農戶顧大爺的親兒子。
對,衛洵叫她姓顧。
針對這一點,她也頗有些奇怪,但瞧瞧湛明珩咬牙切齒地拍碎了一張木板凳的模樣,顯然此姓氏並非巧合,而是衛洵有意拿來氣他的。
至於這其中緣故,就不得而知了,或者是衛洵與顧池生近日裡走得挺近吧。
納蘭崢便成了顧洄,是王行,哦,也就是湛明珩的遠房表弟。卓木青則是與王行交好的鄰里,叫王木。
對,他倆是一道從王家村裡出來的,同姓但不沾親。
此外,在衛洵編出的故事裡,顧洄還有個與他長相頗為相似的親妹妹叫顧崢,是王行未過門的媳婦。且不論這親兄妹倆人的名是否該顛倒一番,衛洵實在考慮得十分細緻。恐怕是擔心納蘭崢哪日穿了女裝上街,偶然碰見了軍營裡頭的人,好叫她以此圓過去吧。
三人得了身份,便去了正廣招新兵的蜀地。到了瀘州江陽臨時搭建的募兵署門前一瞧,就見應募入伍的青壯自長街這頭排至另一頭,當真十里那麼長。
如此景象倒也不奇怪。狄人接手這一帶後,燒殺搶掠不止,還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們因苛捐雜稅叫苦連天,甚至被逼死了不少。可如今這個募兵政策嚮應募入伍計程車兵供給衣食,免徵賦役,甚至分配田地與其家人,可謂一人入伍,全家“昇天”。
不去是死,去了有甜頭嘗,如何抉擇自然再清楚不過了。
因應募前來的青壯數目龐大,募兵的環節便從簡了,點個名,確切了年紀及出身,瞥一眼身板,再搜個行囊包袱就完了。偶爾碰上模樣可疑的便搜個身,瞧著弱不禁風的,就朝那胸脯捶打一拳,見人屹立不動,就過去了,一點便倒的則拒收。
納蘭崢十四了,多少也長了胸,因而事前作足了準備,好生束平了才來。至於身長,她如今恰好夠得四尺五寸,且衛洵給她捏造了個掐著募兵條件來的十三歲,這般年紀的少年尚未長開也說得過去,不會輕易惹人起疑。
再說面目。李槐精通醫術之餘也頗懂改易容貌之法,替她畫粗了眉毛,塗濃了膚色,再拿黛粉修整一番,比從前白佩點的妝逼真得多,如今看來也是個頗為俊朗的小小少年了。
只是她畢竟身板小了些,恐怕沒把握不被點倒,且湛明珩哪裡容得那毛手毛腳的碰她。因而輪著納蘭崢時,他便假意掉了包袱,莽莽撞撞地去撿,狀似不經意地大力撞了她一下。卓木青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