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了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節,我家竹馬是太孫,顧了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肚子心,一個勁地考量,究竟是明三少爺好呢,還是皇長孫好。
納蘭崢一時哭笑不得,倒險些忘了自個兒曾拿此事欺騙過姨娘。她與湛明珩定下婚約後,便不曾再向姨娘提過明三少爺,而姨娘回府兩年多,俱都待在這與世隔絕的青山居里,幾乎不通訊息,自然始終不知此事。
納蘭崢只得與她致歉,又關切問,母親這些日子是否為難了她。
阮氏搖搖頭,倒說沒有。她這才知曉,繼二姐死於非命,長姐也因思慮過重以至小產,後身子一直不大康健,卻堅持帶了昀哥兒隨夫遠走。母親覺得兩個姐兒命途如此多舛,與她的教養及早些年對姨娘犯下的惡行不無關係,為替在外吃苦的納蘭汀及如今嫁去顧家的納蘭涓祈福,便誠心向佛了,為人也和善不少。
納蘭崢鬆了口氣。若非如此,待她出嫁後無法近身照拂姨娘,還不知得多擔憂。只是一面也著實可惜長姐。納蘭汀早年仰慕顧池生,後歡喜地嫁給了杜才齡,何嘗不與前者有幾分干係。畢竟這倆人一個狀元郎,一個探花郎,一樣皆是公儀閣老的門生,且都在戶部任職,總想著許是差不了多少的。
可以杜才齡好色的脾性,恐真算不得良婿。她此番追他去流放地,怕多是顧忌昀哥兒。她自個兒的名聲也就罷了,可在京城這地界,一個自幼沒爹的孩子是萬不能立足的。
阮氏與納蘭崢說了會兒話,便催促她趕緊去瞧瞧嶸哥兒,說是這孩子想她想得厲害,一年多來竟畫了數幾十幅她的小像,俱都藏在屋裡頭當寶貝。
納蘭崢聽罷有些訝異,卻是此刻夜已深了,怕姐弟倆久別重逢,嘮得晚了耽擱歇息,左右來日方長,便託下人給納蘭嶸傳了個話,示意改日再尋他說話。
說是改日,納蘭崢卻翌日清早便去了弟弟的東籬院。
納蘭嶸如今也有了單獨闢出的院子,且這名頗具詩意,她多看了幾眼匾額,只覺字跡隱約有些眼熟,見之如逢朗月清風,頓感一身的乾淨通透。
思及顧池生與魏國公府如今的關係,她心裡冒出個念頭,詢問之下果不其然聽弟弟答:“的確是姐夫給題的,姐姐竟認得他的字跡。”
納蘭崢當下嗔怪道:“談不上認得,只是個模糊猜測,你這話可莫去外頭講。”給某個小肚雞腸的聽說了,又不知得掀起什麼驚濤駭浪。
只是既然起了這話頭,納蘭崢也就多問了幾句顧池生與納蘭涓的近況。這才知,此樁親事初始是父親的意思。這一年多,顧池生因政治上的站隊,與魏國公府多有往來。許是一來二去的,父親就替三姐相中了他。而顧池生也並未駁他的面子。
大婚是在孟夏,彼時場面十分隆重熱鬧,顧家給的排場甚至遠勝過此前杜家給納蘭汀的,淮安的長輩不論親疏也都到了個齊全,似乎很滿意此樁親事。
顧池生與故家往來甚少,且生母早已過世,納蘭涓嫁去了京城顧府,連個婆媳紛爭也斷不會有,必然是享福的。聽聞此前他陪納蘭涓歸寧,亦是一派和和美美,細緻入微,叫納蘭遠很是歡喜。
能得顧池生珍視,納蘭崢也替三姐高興。
納蘭涓兒時的處境雖比她好上一些,卻遠不如納蘭汀與納蘭沁。謝氏因生她落了病根,整整七年無孕,多少遷怒於她,對她不如對旁的姐兒好。故她自幼生性怯懦,略顯卑微,遇人遇事皆小心翼翼,倒與幼年的顧池生有些相似。
納蘭崢存了前世記憶,便兒時再受冷落也依舊明朗,不會真成了多愁善感之人。可納蘭涓卻不是。雖說後來家裡添了峻哥兒,謝氏對她緩和不少,卻性子已養成了,再改不過來。
納蘭崢是真有些心疼,索性如今有顧池生待她好。
問完了這些,她記起姨娘說的畫,便出言向弟弟討要。納蘭嶸大大方方地,一股腦將三十幾幅皆給捧了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