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了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節,我家竹馬是太孫,顧了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的頭上。此番孤毀諾在前,興兵起戰,於他可謂奇恥大辱,他死守嚴防尚且來不及,絕無放任孤攻入京城的道理。”
昭盛帝畢竟還吊著口氣,朝中也尚餘旁的皇子,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倘使他未猜錯,湛遠鄴如今必然已是焦頭爛額,即便僥倖守住穆京,來日也免不了遭那些利齒能牙的朝臣口誅筆伐。
湛明珩身死不過大半載,除卻原本的暗樁與心腹,滿朝文武到底皆非容他掌控。旦遇契機,當初那些一葉障目的朝臣回過頭來再看,難保不會瞧出端倪。
這也是卓乙琅匆忙休養生息後便舉兵攻伐的緣由。利用大穆皇室間的內鬥,除掉兩個,剩下一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不等他徹底站穩腳跟即趁虛而入。
思及此,他驀然睜眼,一下坐直了身子。
湛遠鄴絕無誘敵深入的道理,且由京軍三大營的兇猛火力可見出,大穆也非任人宰割的魚肉。既然如此,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北上一路被什麼人作了手腳。而這個人,當是湛遠鄴的敵人。
他的眼底剎那間湧動起詭譎顏色,忽然問:“你可還記得,孟春時節,孤曾與你說,孤心內不安,總覺兄長似乎沒有死。”
那親信聞言點點頭道:“屬下記得。您彼時命暗衛四處查探無果,因王庭內部動盪,亟待整治,只得暫且擱下此事。屬下愚見,您已剷除了他的心腹舊部,即便他未身死,也理當掀不起風浪來,至多在這世間某處角落苟且偷生罷了。”
卓乙琅極緩極緩地站起身來:“倘使只他一人,自然掀不起風浪……但若沒死的不止是他呢?”他說罷在密報堆積如山的桌案上一通翻找,抽出一卷已然陳舊的畫來,遞給了親信,“快馬加鞭往太行山方向去,務必阻截補給軍入京,察看隊伍裡是否有畫上人!”
“屬下領命。”
……
八支補給隊伍裡頭,騎兵與步兵的數目約莫三七分,行軍速度理當快不起來。何況太行山脈橫亙在前,以這群新兵的能耐,或多選擇繞山而行。如此一算,開拔三日,先鋒騎兵至多穿越半個河北省,步兵們則該在更遠的地方才是。
然卓乙琅的人卻撲了個空,連人家屁股也沒摸上一把。
訊息傳回營地,卓乙琅沉默許久,最終道:“不必追了。除了他們,當世再無人能夠做到如此。”
親信面露憂色:“王上,如今腹背受敵,將士們該當如何?”
“既是腹背受敵,便要化敵為友。放訊息給湛遠鄴,就說湛明珩回來了,我欲意代勞,挾天子以令之,望他好好考量,助我西華將士攻入皇宮。”
“是!”
……
一日後,京城失守,狄人的鐵騎絡繹湧入。走了百官上朝時須下馬步行的長安左門,堪為刻意挑釁之舉。
是夜,狄人破承天門入端門。端門之內,以中軍都督府左都督謝豈林為首的京軍主力嚴陣以待,魏國公納蘭遠與晉國公姚儲率麾下將士協同作戰。年紀輕輕便承襲了爵位的忠毅伯衛洵及宣遠侯明淮緊隨在後抗敵。
金鑾殿裡聚集了文臣裡頭的數幾十英傑,誓與國共存亡。錦衣衛及皇子皇孫們留守後方,護衛於太寧宮前,確保昭盛帝的安危。
再一日,端門失守,狄人殺至午門。同日夜裡再入金鑾門。前方不遠即是整個大穆的威嚴所在。至此,金鑾殿可望。
翌日天矇矇亮,穆軍被迫接連退守。狄人的衝鋒將士一度將要撞破金鑾殿的殿門。卓乙琅親身來了,他高踞馬上,於漢白玉天階下遙遙望向那座瑰麗堂皇的殿宇,卻是眉間陰雲聚攏,毫無得勝喜色。
湛遠鄴沒有答應與他合作,否則他此刻早該攻入了太寧宮。
但儘管如此,他還是殺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