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26頁,弄潮,瑞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國棟瞥了柳道源一眼,似乎在揣摩對方話語中的含義,「柳哥,我才來發改委不到一年,談不上安營紮寨吧?但呆在這裡的確能學到很多新東西,這是在地方上工作難以接觸到的,說實話我很珍惜這個機會。」
「噢,你到發改委來是更多的是抱著學習態度來的?」柳道源很隨意的加了一筷子菜,擱在自己碗裡,「學習了提高了,又有什麼打算呢?」
第十一章 標杆
趙國棟擱下手中筷子,很誠懇的道:「柳哥,現在還沒有什麼其他打算,我想中央把我擱在發改委,總得讓我在這裡幹上兩三年吧?不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我就是適應能力再強,那也受不了啊。」
「那是,任何工作都得有個熟悉過程,不過有些時候個人卻需要服從整體。」柳道源琢磨著言語。
趙國棟在發改委這幾炮都打響了,化肥進口權這一改革舉措在全國也震動不小,但是比起鋼鐵產業整合來說只能算是牛刀小試,鋼鐵產業整合從2004年開始中央就一直在推動,但是2005年也只有鞍本鋼鐵這個架子搭起來,但並沒有真正成為值得學習的典型,一直到趙國棟出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之後才算是真正把這項工作抓了起來,當然這也和中央下了大決心有關,實際具體操作中依然有相當多的問題和困難,但趙國棟也是咬著牙關頂著壓力把這個硬骨頭給啃了下來。
蘇覺華對趙國棟的表現讚不絕口,言外之意也是很明確,這是一個可造之材,值得培養。
明年下半年十七大就要召開,這將是一個決定中國命運的歷史性會議,政治精英們將匯聚一堂在這裡決定中國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柳道源不確定蘇覺華想要表達一個什麼意思,但是有一點很肯定,趙國棟在這兩項工作上的表現相當優異,贏得了中央的肯定和認同,這對於一個甫入發改委不久的年輕幹部來說不容易。
柳道源的話讓趙國棟一驚,「柳哥,你好像話裡有話啊。」
「國棟明年就是十七大召開了,去年的微調不過是工作上的一些調整,原本你是沒有列入調整人選的,但是後來卻又把你從滇南調到了發改委,我估計中央也是有意圖的。」柳道源也不給趙國棟打啞謎繞圈子,徑直道:「中央希望你能多在不同的部門工作鍛鍊,提升你全面適應各項工作的能力,這一點難道你就沒有感覺到?」
趙國棟沉吟不語,說實話,他也有些奇怪,從寧陵走雖然略顯突然,比他自己預計時間提前了半年到一年,他原本以為他還會在寧陵市委書記任上幹到05年初,最遲也該在04年下半年,沒想到三月份就調整了,但也算正常,但是一動卻讓自己去滇南擔任省委組織部長,這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
他一直以為自己可能會是到某個經濟較為發達省份幹個常委副省長或者省會市的市委書記,或者到某個經濟較差的省裡擔任常務副省長的可能性也比較大,畢竟自己擅長的是經濟工作。
說實話他以為自己到昆州或者長沙擔任市委書記可能性最大,甚至也憧憬規劃過,沒想到最後的結果卻是滇南省委組織部長。
一年組織部長工作讓他受益良多,也讓他很快就忘記了當初自己的一些疑惑,而是全心全意撲到工作中去了,但是當滇南人事調整基本結束,政治格局日趨明朗化時,自己卻又被調離了組織部長這個崗位,到了國家發改委,這真是有點讓他興奮之餘也有些鬱悶。
適應一個崗位不容易,尤其是在當時滇南處於比較特殊的政情下,他沒少花心思來開啟工作局面,但是上邊調整總是來得這樣突兀,根本就沒有給自己多少思考餘地,一些工作思路剛剛形成,就只有擱下交給下一任了。
當然到國家發改委他內心還是相當高興的,畢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和滇南省委組織部長雖然都是副部級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