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9章 託普卡帕宮(第二更!求訂閱,求月,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由榔深知即便大明不往西走,這兩個帝國也會主動向東擴張。
從歷史上看,奧斯曼帝國顯然更加窮兵黷武一些。
不管是對歐洲、非洲還是亞洲,奧斯曼蘇丹都有著極大的野心,這直接導致多地百姓深受其害。
即便是出於為天下蒼生計的考慮,朱由榔也必須進攻奧斯曼。
而薩非帝國則相對保守一些。如今的皇帝阿巴斯二世注重發展國內經濟,對於向外擴張並沒有太多的想法。
其實即便是被稱為大帝的阿巴斯一世也只是恢復了當初波斯帝國極盛時期的部分領土。畢竟其西邊有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帝國,東面也有強大的莫臥兒帝國。
夾在中間的薩非帝國能夠活下來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種種條件限制下根本不太可能向外擴張。
朱由榔想要打通絲綢之路,避免不了要經過這兩大帝國。
如果與兩大帝國都起戰事,都起摩擦的話顯然是不明智的,最好的選擇是聯合一個打壓另一個。
朱由榔心中其實已經有了計較,那就是聯合薩非帝國,對抗強大的奧斯曼帝國。
這麼選擇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單純從武力上來說奧斯曼絕對是強於薩非帝國的。
即便是大明也不能說穩吃奧斯曼。
如果朱由榔和奧斯曼開戰單挑,絕不不是穩操勝券,這個時候萬一薩非帝國倒向奧斯曼,那對明軍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最好的選擇就是事先和薩非帝國達成同盟。只要把條件講好,朱由榔相信以阿巴斯二世的判斷力肯定不會錯過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
畢竟波斯人歷史上和大食人有著滅國之仇,如今好不容易從奴役中掙脫出來複國,面對自詡哈里發繼承者的蘇丹,波斯人骨子裡應該是很痛恨的吧?
更不必說如今的奧斯曼帝國還佔有了本屬於薩非帝國的一部分領土。便是出於奪回這部分領土的考量,如果明軍丟擲橄欖枝,薩非帝國也沒有理由拒絕。
當然,這些還只是朱由榔的猜測,一切都是未知數。
要想達成同盟關係,並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做到的。
他還是希望可以最大程度的爭取阿巴斯二世的支援。
畢竟即便有了河中地區的中轉,明軍的戰線還是會拉得很長。多一處地方中轉總歸是好的。
所以朱由榔當即命人準備筆墨,寫了一封親筆信。
這封信是給到薩非帝國沙赫(波斯語皇帝)阿巴斯二世。
當然這封信會由翰林院方面精通波斯語的臣子進行翻譯,不過會保留朱由榔原汁原味的語氣。
另外,朱由榔會把這封信的漢語信件抄送一份,命人送給李定國。
李定國既然短時間內不會回京,那就在西域好好的籌劃西進事宜。
跟打通絲綢之路比起來,捉拿僧格顯得是不值一提,最多也只是順帶完成的。
朱由榔相信李定國應該能夠分清兩者之間的關係。
...
...
經過數個月的顛簸趕路,僧格終於抵達了伊斯坦布林。
這座只在傳說中聽到過的名城真的如同傳說中那樣閃耀。
其實伊斯坦布林還有一個名字叫君士坦丁堡。這是東羅馬帝國時期的首都所在地。
1453年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佔,東羅馬帝國宣告滅亡。當時的奧斯曼蘇丹下令改名君士坦丁堡為伊斯坦布林,自此奧斯曼帝國遷都於此。
君士坦丁堡之戰直接影響了今後兩百餘年的格局,自此之後奧斯曼帝國飛速發展,成為了一個橫跨歐亞非的超級大帝國。
許多小國對之聞風喪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