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8章 鄭成功的建議(第一更!求訂閱,求,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句話其實是對讀書人的一個概括。
但是隻是針對科舉入仕的讀書人而言的。
所以說讀書只是手段,當官才是目的。
在大明朝要想做官無外乎三種手段。
其一就是縣、府、院、鄉、會、殿這六級考試一級一級的考上去。
等到金榜題名中了進士理所當然的就能夠當官了。
這也是最主流的一條路,可以說是所有讀書人夢寐以求的。
除此之外,其實最主要的一條路就是走國子監路線了。
國子監是大明最高等的官方學府,也是朝廷承認的唯一高等學府。
國子監的監生畢業後可以入朝為官,只不過上限有限,一般不會超過四品。
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國子監的監生大部分都是當地的縣學、府學推薦的學生。
乍一聽起來這都是尖子生,似乎很不錯。但實際上,真正能夠考的上科舉的誰願意留在縣學、府學之中熬資歷去混國子監的名額啊。
那些願意留下來的考生基本上都是一些屢試不中,落第次數太多以至於心灰意冷的。
這些人知道自己再怎麼考多半也不可能金榜題名,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想要靠熬資歷,熬到一個能夠在國子監讀書的機會。
畢竟再怎麼說國子監畢業之後也是包分配的,而且能夠當上官就是一隻腳踏入到了另一個階層。
至於官職大小高低就不是他們要考慮的問題了。
這種時候有官做就不錯了,還要什麼腳踏車。
其實呢,這種心態也沒問題,畢竟官宦階層和貧民階層是有本質區別的。
先邁入這個行列,即便自己沒有多大晉升空間,也等於是替子孫後代鋪路了。
這樣子孫後代頂著一個書香門第,官宦之後的頭銜,要想考中進士難度也下降了不少。
除此之外,剩下的第三種就是廕庇入仕了。
說白了,就是一群官二代靠著父輩的廕庇直接得到一個官做,既不需要考科舉,也不需要國子監讀書熬資歷。
聽起來這很不公平,但沒辦法,這是維持封建王朝統治穩定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手段。
仔細想想就知道,能夠廕庇子弟入朝為官的一般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哪個不是朝廷的重臣,哪個不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即便皇帝再能幹,也不可能事事都事必躬親,親力親為吧。
總得需要一干心腹臣子去分憂,去替他做事吧?
既然要讓人家忠心替你做事,就要給到足夠的利益好處。
又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是不可能的。
說白了就是一種利益交換,大家心照不宣罷了。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