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5章 晉王請罪(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朱由榔的不懈努力,南京城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

穩準狠,這是朱由榔治疫抗疫的訣竅。

沒有什麼人是不可得罪的,只要有人在這場抗疫戰中敢挑戰朝廷的權威就必被拿下。

哪怕他是王侯將相也不例外。

抗疫戰卓有成效,明軍在正面戰場上也毫不手軟。

在拿下徽州府後,南直隸腹心最後一塊地盤也被明軍收入囊中。

除了背靠山東的徐州、淮安明軍已經控制了全部局勢。

在朱由榔看來拿下這兩地只是時間問題。

一方面他派大軍向兩地持續施壓,一方面主動派人去誘降。

如果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兩地自然是最好的。畢竟明軍這場仗打的實在太久了,急需要時間來休息。

這麼持續的打下去整個軍隊疲了不說,戰鬥力下降也會很快。

抗清是一場持久戰,節奏的變化實在是太重要了。

將士們在前線拼命,後方也沒有閒著。

燧發銃的製造工藝經過幾番調整已經最佳化到了最佳的狀態,加上明軍控制地盤的增大,工匠的數量也隨之增加,一年趕製的燧發銃數量從一千杆增加到了三千杆。

當然這也得益於尚可喜“進貢”的佛朗機匠人和火器製造原材料。

不管朱由榔願不願意承認,在火器製造這方面廣東是走在全國前面的。

現在看來朱由榔沒有處死尚之信是再正確不過了。

這哪裡是個俘虜啊,這明明就是一個搖錢樹啊。

只要尚之信在朱由榔手中,尚可喜就得乖乖的進貢。

不然朱由榔小手一抖,尚可喜的寶貝兒子就得人頭落地。

當然朱由榔也沒有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尚可喜身上。

他從全國範圍內徵集工匠,儘可能的將燧發銃的製作工期縮短。

朱由榔的理想是一年製造五千杆到一萬杆燧發銃。

這個數量其實並非遙不可及,在工藝得到最佳化的情況下,只要工匠數量和原材料能夠跟上,一切都不是問題。

在強化火器優勢這點上朱由榔是十分堅決的。

文安之痊癒後朱由榔重新思考了如何使用這些老臣。

不得不說大明文官的斷層很嚴重,這使得朱由榔不得不倚重這些已經花甲古稀甚至耄耋之年的老臣。

但這自然不是長久之計。

這些老臣還能撐幾年?

沒有新人頂上,朝廷的整個體系遲早會崩塌。

一開始朱由榔寄希望於科舉,但他漸漸的發現科舉並不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科舉更多的是選官而不是選吏。

眼下的大明真正缺的是做實事的,而不是滿口跑火車耍嘴皮子的人。

科舉選出來的官更多是在維護朝廷正統性。

畢竟儒家強調的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十分利於朝廷的統治。

拋開這些不談,其實科舉真的很一般。

當然在這個年代科舉是一定不能廢除的。

從隋唐創立科舉到現在,科舉已經存在了千年。

雖然朱由榔不想承認存在即合理這種話,但不得不說在某種程度上其確實是有道理的。

朱由榔若不想人心盡失,就不能一刀切的把科舉砍掉。

即便是想要變法,也得采用並行的模式。

之前皇明軍校培養武官的模式很好,為大明軍隊中層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

朱由榔覺得可以把其移植到文官培養上。

變皇明軍校為皇明大學,增設文科,使其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大學。

日後或許還可以根據需要增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聖女無動於衷

菜冢

庶女重生攻略

歌疏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你最珍貴

清蒸的甜

盤絲洞38號

衛風